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电视文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文件大小:32.55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2-11
总字数:约2.38千字
文档摘要

PAGE5

ADDINCNKISM.UserStyle《电视文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课程)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号

0223S06015

开课单位

新闻传播学院

课程名称

(中文)电视文化学

(英文)Television?Culture?

课程性质

必修

考核类型

考查

课程学分

2

课程学时

34

课程类别

专业发展课程(专业核心课)

先修课程

广播电视学概论、传播学概论

适用专业(类)

广播电视学

二、课程描述及目标

(一)课程简介

《电视文化学》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电视文化学的基础知识、概念及各种电视文化理论流派,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本课程旨在通过对电视这一现代社会影响巨大的传播媒介的关注,探究其对人类以及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从而寻找合理构建电视文化的方法,并且具有一定传媒素养教育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1:本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了解电视文化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

课程目标2:了解各种电视文化理论流派,具有敏锐的专业问题意识、较好的专业创新意识。能够正确分析各种电视文化现象。

课程目标3:掌握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策划的初步能力,掌握和消化课堂的理论内容,还要做课下的延伸阅读,学会理论指导实践。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1-1:掌握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影视艺术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课程目标1

15%

2-2:具有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内容的初步鉴赏与传播推广能力。

3-3:理论素质。熟练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和知识,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思考分析我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现象,具备基本的视听业务探讨和研究能力。

课程目标2

60%

2-3:具有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的基础研发与业务管理能力。

课程目标3

25%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

采用多媒体和智慧课堂教学,课堂授课形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导,配合资料观摩和课堂互动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发现问题、交流问题和探讨问题的习惯,训练学生深入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各种电视文化理论流派,学会正确分析各种电视文化现象。

(二)教学难点

新技术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六、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第1章

电视文化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内容、方法

掌握电视文化的基本涵义,了解电视文化传播的独特性和巨大影响力;了解电视文化学的学科内容和研究方法。

2

讲授

课程目标1

2

第2章

电视文化理论流派和娱乐文化批判

掌握电视文化研究流变,电视文化理论流派,电视娱乐文化的特征和娱乐文化批判理论。

4

讲授

课程目标2

3

第3章

电视与意识形态研究

掌握强势意识论和多元歧义论的核心观点;掌握霍尔的三种解读模式和费斯克的生产性受众观;了解阿尔杜塞和葛兰西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4

讲授

课程目标2

4

第4章

电视文化与消费主义

掌握消费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消费文化的特征,以及电视主动倡导消费观念的原因。

4

讲授

课程目标2

5

第5章

电视真人秀节目文化

掌握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特点和流行原因,了解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特点和发展流变。

4

讲授+讨论

课程目标2、3

6

第6章

电视剧文化

了解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过程和电视剧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电视剧流行的原因。

6

讲授+讨论

课程目标2、3

7

第7章

电视谈话节目文化

了解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历程及特征,掌握电视谈话节目的文化价值,了解电视谈话节目存在的问题。

4

讲授+讨论

课程目标2、3

8

第8章

网络文化制度

了解政府网络文化所带来的得失,理解网络文化的制度追求主要内容。

6

讲授

课程目标3

七、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一)考核类型:?考试t考查

(二)考核方式:?开卷考试?闭卷考试t课程论文

?课程报告?其它:

(三)成绩评定:

考核

依据

建议分值

(百分比)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课程目标

过程

考核

30%

作业1

10%

考勤情况,课堂发言情况

课程目标1、2

作业2

10%

分组讨论

课程目标2

作业3

10%

课堂作业

课程目标3

期末

考核

70%

结课论文:观点明确,结构完整,

论证葱粉

课程目标1、2、3

八、课程目标达成评价

课程目标的实际达成效果计算方式如下,达成值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课程目标达成度

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

九、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中国电视文化学纲要》,杨状振,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