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矿业权评估考试习题库(第1部分).pdf
文件大小:929.95 KB
总页数:111 页
更新时间:2025-02-23
总字数:约17.68万字
文档摘要

考试

矿业权评估考试习题库(第1部分)

(该部分共500题)

1.[单选题]某钨锡矿床,225、175、125、75、25和-25中段矿脉矿化强度指数分别是:0.75、0.87、1.06、1.14、

1.21和1.37,说明该矿床的矿脉品位()。

A)向深部是逐渐降低的

B)向深部是逐渐增高的

C)只能说明矿脉品位向深部有规律的变化,不能说明向深部是逐渐降低的或逐渐增高的。

答案:B

解析:矿化强度指数是用来衡量矿脉中矿物质含量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矿化强度指数越高,说明矿脉中的品位越高

。在这个例子中,随着中段的加深(从225到-25),矿化强度指数逐渐增加(从0.75到1.37)。这意味着在深部的矿脉

中,矿物质的含量更高,即品位更高。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该矿床的矿脉品位向深部是逐渐增高的。所以,答案选

B。

2.[单选题]两个矿床,Ⅰ号矿床矿体的倾角为35°Ⅱ号矿床矿体的倾角为80°则两个矿床水平坑道系统(中段)垂直间

距的设计()。

A)Ⅰ号矿床垂直间距设计比Ⅱ号矿床要大

B)Ⅱ号矿床比Ⅰ号矿床垂直间距设计要大

C)Ⅰ号矿床和Ⅱ号矿床垂直间距设计一样。

答案:B

解析:矿体的倾角越大,在垂直方向上的延伸变化就越快,为避免上下中段之间相互干扰,就需要较大的垂直间距。因

为Ⅱ号矿床矿体倾角为80°大于Ⅰ号矿床矿体的倾角35°,所以Ⅱ号矿床比Ⅰ号矿床垂直间距设计要大。故答案选B。

3.[单选题]矿石品位为0.5%~3.0%,现有一批基本分析样品,抽取100个样品作内检,用RE=[(∣C1-C2∣)/

(C1+C2)]×%计算相对误差,对比允许偶然误差标准发现:其中有35个样品是超标的,则这批样品是()。

A)合格的,分析结果可信

B)不合格的,要对超差的样品重新进行检查或扩大抽查样比例进行检查

C)基本是合格的,即不必对超差的样品重新进行检查或扩大抽查样比例进行检查了。

答案:B

解析:矿石品位的基本分析对于矿石的评估和后续处理非常重要。根据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抽取了100个样品进行内检

,并使用相对误差公式计算了每个样品的相对误差。根据允许偶然误差标准,发现有35个样品的相对误差超标。这意味

着这些样品的分析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较大,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需要对超标的样品进行重新检查或扩大抽查样比例进行检查。这样可以进一步验证分析结果,并确定是否存在

系统误差或其他问题。选项A认为这批样品是合格的,分析结果可信,但由于有35个样品超标,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因

此选项A不正确。选项C认为基本合格,不必对超差的样品重新进行检查或扩大抽查样比例进行检查,这可能会导致分析

结果的不准确性,因此选项C也不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选项B,需要对超标的样品重新进行检查或扩大抽查样比

例进行检查,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4.[单选题]有Ⅰ、Ⅱ、Ⅲ3个矿床矿石的品位变化系数分别为20~40%、40~100%和100~150%,则采样间距

(m)()。

A)矿床Ⅰ>Ⅱ>Ⅲ

B)矿床Ⅱ>Ⅲ>Ⅰ

C)矿床Ⅲ>Ⅱ>Ⅰ。

答案:A

解析:品位变化系数是用来描述矿床中矿石品位变化程度的指标。通常情况下,品位变化系数越大,矿石品位的变化越

大,采样间距就应该越小,以确保采集到的样本能够准确反映矿石品位的变化。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品位变化系数范围

,矿床Ⅰ的品位变化系数为20%~40%,矿床Ⅱ的品位变化系数为40%~100%,矿床Ⅲ的品位变化系数为100%~150%。因

1/111

考试

此,可以得出矿床Ⅲ的品位变化最大,矿床Ⅰ的品位变化最小。根据采样间距与品位变化系数的关系,采样间距应该是

矿床Ⅲ最小,矿床Ⅰ最大。所以,答案是选项A。

5.[单选题]两个铜矿体,Ⅰ号矿体的边界模数为0.35Ⅱ号矿体边界模数为0.85,说明()。

A)Ⅰ号比Ⅱ号矿体形态简单

B)Ⅱ号比Ⅰ号矿体形态简单

C)Ⅰ号和Ⅱ号矿体形态都简单。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