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310000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
2K311000 城镇道路工程
2K311010 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
2K311011 城镇道路分类
一、城镇道路分
我国城镇道路按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等,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
(1)快速路应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且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以实现交通连续通行;单向设置不应少于两条
主干路应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人口。
主干路应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人口。
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以集散交通的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车道,并应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人口。
批注[A1]:单选、多选可能性都存在,2010、2011、2012考核以后,连续三年未出题。
批注[A2]:选择题考点城镇道路路面等级和面层材料表 表
批注[A2]:选择题考点
城镇道路路面等级和面层材料表 表2K311011-2
路面等级
面层材料
设计使用年限(年)
适用范围
高级路面
水泥混凝土
30
城镇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
支路、城市广场、停车场
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
15
次高级路面
沥青贯入式碎(砾)石
10
城镇支路、停车场
沥青表面处治
8
(二)按力学特性分类
批注[A3]:2008年考过,多选考特点、单选考归类。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累积变形,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柔性路面主要代表是各种沥青类面层,包括沥青混凝土
批注[A3]:2008年考过,多选考特点、单选考归类。
批注[A4]:单选题考点刚性路面: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呈现出较大的刚性,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刚性路面主要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包括接缝处设传力杆、不设传力杆及设补强钢筋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批注[A4]:单选题考点
2K311012沥青路面结构组成及性能要求
(三)面层
同时又受降水批注[A5]:2014
同时又受降水
批注[A5]:2014年单选
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批注[A6]:2010年考过以后多年未考核,考特性,可能并非教材原文内容。因此面层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并且其表
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批注[A6]:2010年考过以后多年未考核,考特性,可能并非教材原文内容。
(二)基层的性能要求
基层在路面中主要是承重,因此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强度和剐度。基层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虽不如面层强烈,但沥青类面层下的基层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以防基层湿软后变形大,导致面层损坏。
体性好。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承载力和较大的刚度;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坚实、平整、整
体性好。
(2)不透水性好。
(3)抗冻性满足设计要求。
(三)面层的性能要求
平整度
承载能力
为此,面层必须满足设计年限的使用需要,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
温度稳定性
为此,面层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具有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
抗滑能力
因此,路表面应平整、密实、粗糙、耐磨,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和较强的抗滑能力。路面抗滑能力强,可缩短
汽车的制动距离,降低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频率。
汽车的制动距离,降低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频率
透水性
面层应具有不透水性。
噪声量
降噪排水路面,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上面(磨耗层)层采用OGFC沥青混合料,中面层、下(底)面层等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一、结构组成2K311013沥青混合料的组成与材料
一、结构组成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沥青、粗骨料、细骨料、填充料组成,有的还加入聚合物和木纤维素;由这些不同质量和数量的材料混合形成不同的结构,并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
批注[A8]:题干描述,去判别属于哪一种,理解之后不要背。批注[A7]:2013年考过。了解沥青材料的组成按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其结构组成可分为三类:
批注[A8]:题干描述,去判别属于哪一种,理解之后不要背。
批注[A7]:2013年考过。了解沥青材料的组成
密实一悬浮结构:这种由次级集料填充前级集料(较次级集料粒径稍大)空隙的沥青混合料,具有很大的密度,但由于各级集料被次级集料和沥青胶浆所分隔,不能直接互相嵌锁形成骨架,因此该结构具有较大的黏聚力f,但内摩擦角φ较小,高温稳定性较差。
骨架一空隙结构:此结构粗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