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2
XX集团财务共享中心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XX集团财务共享中心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财务制度、会计政策的贯彻执行,提升财务共享中心的业务处理工作质量水平,依据《XXXX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审核细则》《XXXX公司核算标准化手册》等文件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XX集团财务共享中心。
第二章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三条XX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质量管理由XX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共享运营组负责,配质量管理岗。其主要职责为贯彻执行XX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制定的业务质量标准、操作规范;按照XX集团财务共享中心质量检查规范实施质量检查工作,按照XX集团财务共享中心质量报告规范完成质量管理报告并上报;负责解决XX集团财务共享中心日常运营质量问题,并将解决方案与优化建议报XX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备案,不断提升XX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质量管控能力。
第三章质量管理的目标与内容
第四条质量管理以提升财务工作质量与效率为总体目标,以不断提升业务、财务价值、满足管理规范、促进运营顺畅、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为管理重点。
第五条财务共享中心的质量管理,包括制度标准化、操作标准化、检查体系化和评价显性化四个方面。制度标准化是指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财务制度、核算办法、审核细则等规范性文件;操作标准化是指制定财务共享中心报账规范、操作流程、操作细则等规则,并融入财务共享中心系统中予以实施;检查体系化是指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检查流程、检查方法、检查成果报告等形式,帮助识别检查关键点,有效实现质量检查目标;评价显性化是指通过设置的成果标准化模板,量化质量检查结果,用数据来评价质量。
第四章质量管理的工作流程
第六条质量管理的工作流程分为三个阶段:质量任务管理、质量检查和质量检查报告编写发布。首先,由XX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共享运营组组长下达质量检查任务,定义检查范围,下达抽查比例;其次,质量管理岗按照规定的质量检查任务进行质量检查,对不合格单据通知作业岗人员进行整改,整理质量检查结果形成质量管理报告;最后,由共享运营组组长、共享中心总监对质量管理报告进行审核,并定期上报XX集团财务共享中心。详细工作流程如下图:
流程描述:
流程描述:
步骤
责任部门/
岗位
操作详细描述
编号
名称
01
制定质量
任务
共享运营组组长
共享运营组组长下达质量检查任务,定义检查范围,下达抽查比例
02
质量检查
质量管理岗
质量管理岗对各工作节点进行质量检查,根据质量检测结果编制质量检测底稿(见附件一财务共享中心质量检查底稿),并发送各业务组组长审核。
03
底稿审核
各业务组组长
各业务组组长对质量管理岗编制的质量检测底稿进行审核,审核各项质量问题的真实性、公允性。审核完成后发送各业务处理岗进行差错处理。
04
差错整改
业务处理岗
业务处理岗对差错进行更正。
05
反馈质量检查处理结果
各核算组组长
由各核算组组长向质量管理岗反馈质量检测处理结果。(见附件二质量检测结果反馈明细表)
06
整理质量检查处理结果
质量管理岗
质量管理岗收到各核算组组长反馈的质量检查处理结果后,对其进行整理加工。
07
编写质量
报告
质量管理岗
质量管理岗进行质量报告的编写,包括检测情况报告、质量分析与评价、质量改进等内容。
08
审核
共享运营组组长
共享运营组组长对质量管理岗编写的质量报告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发送二级财务共享中心总监审批。
09
审批
二级财务共享中心总监
二级财务共享中心总监对共享运营组组长审核后的质量报告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交由质量管理岗进行质量报告的发布。
10
发布质量
报告
质量管理岗
质量管理岗进行质量报告的发布。
第五章质量检查规范
第七条质量检查是指对财务共享中心业务处理全过程的质量检查点进行检查;质量检查的主要方法分为过程检查和事后检查。各环节质量检查点如下:
检查人
被检查人
检查范围
质量检查重点
检查方式
质量管理岗
报账人/扫描人员
驳回/退影像单据
1.单据填写规范,符合报账要求。
2.附件完整,并符合本公司相关制度要求;单据影像清晰、完整、不重叠,符合扫描要求,无夹单、漏扫。
过程检查
报账人/财务共享中心各审核岗
支付失败单据
1.付款方式选择准确。
2.付款信息准确无误,收款方银行账户正确、金额准确等。
过程检查
费用核算岗/采购成本岗/收入核算岗
当月审核通过的单据
1.账务处理摘要填写规范。
2.报账单业务类型、会计分录等选择准确无误。
3.报账金额与发票影像金额一致。
4.报账附件齐全,并符合公司相关制度要求。
5.报账金额符合报销标准。
6.报账时限未超过规定要求。
7.发票标准符合审计、税务及内部管理要求。
8.付款信息(付款方式、核销等)准确、完整。
事后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