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对外协施工单位的管理,规范外协施工行为,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保障公司利益,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与公司签订外协施工协议的所有施工单位及其参与施工的人员。
3.管理原则
遵循安全第一、质量为本、公平公正、协作共赢的原则,对外协施工单位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
二、施工单位选择
1.资格审查
-建立外协施工单位名录,明确入围条件,包括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良好的业绩和信誉等。
-对外协施工单位提交的资质证明文件、营业执照、业绩案例等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
2.招标采购
-根据项目需求,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或竞争性谈判等方式选择外协施工单位。
-制定详细的招标文件或谈判文件,明确施工范围、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工期要求、报价方式等内容。
3.合同签订
-中标或谈判确定的外协施工单位,在接到中标通知书或谈判结果通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与公司签订施工协议。
-施工协议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施工内容、施工期限、质量标准、安全责任、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
三、施工前管理
1.施工组织设计
-外协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协议和项目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障措施等。
-施工组织设计应经公司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
2.人员管理
-外协施工单位应配备足够的、具备相应资格和技能的施工人员,并将人员名单报公司备案。
-施工人员应接受公司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外协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
3.设备材料管理
-外协施工单位应确保投入施工的设备、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和施工标准。
-设备、材料进场时,应向公司提交质量证明文件,并接受公司的检验和验收。
-外协施工单位应做好设备、材料的保管和维护工作,确保其在施工期间的正常使用。
4.技术交底
-公司相关部门应在施工前对外协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施工注意事项等。
-外协施工单位应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技术交底内容,并做好记录。
四、施工过程管理
1.安全管理
-外协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单位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公司应定期对外协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要求其整改。
-外协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公司要求,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并督促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2.质量管理
-外协施工单位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组织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公司应定期对外协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要求其返工整改。
-外协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质量记录,包括原材料检验报告、施工过程检验记录、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等。
3.进度管理
-外协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组织施工,确保施工进度满足合同要求。
-公司应定期对外协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进行检查和督促,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影响进度的问题。
-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施工进度延误,外协施工单位应及时向公司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施工进度。
4.现场管理
-外协施工单位应保持施工现场整洁卫生,物料堆放整齐,施工设备摆放有序。
-施工单位应遵守施工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随意占用施工场地以外的区域。
-公司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统一管理,协调各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五、施工变更管理
1.变更申请
-施工过程中如需变更施工内容、施工范围、施工进度等,外协施工单位应提前向公司提交变更申请报告。
-变更申请报告应详细说明变更的原因、内容、对工程的影响及费用增减情况等。
2.变更审批
-公司收到变更申请报告后,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和审批。
-审核和审批的内容包括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技术合理性、经济合理性等。
-经审批同意的变更,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