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绿色金融与实体经济 关联机制 风险隐患及中国之策-2025.pdf
文件大小:1.16 M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3-17
总字数:约2.16万字
文档摘要

ResearchonFinancialIssues经济学家金融问题研究

绿色金融与实体经济:

关联机制、风险隐患及中国之策

□刘晓欣□魏子鲲□桑乾坤

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金融通过资源配置、风险管

理与价格发现功能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但绿色金融背离实体经济空转、绿色产业“脱实向

虚”不仅积聚金融风险,而且加剧人与自然的对立。当代西方国家绿色金融自由化特征显著“,脱实

向虚”模式隐患重重。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国际货币地位争夺和财富掠夺的新工具,冲击全球金融安

全,容易引发金融危机,并推动环境风险全球蔓延,加剧生态危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重点在于正

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企业利润与社会责任等三对关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系统

性风险防范机制,积极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绿色金融;实体经济;国际竞争;生态危机;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656(2025)02—0055—10

引言

绿色低碳转型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趋势,绿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正在全球范围

内蓬勃兴起,绿色金融成为全球金融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如何发挥绿色金融的积极作用,实现其与

实体经济良性互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

调,发展绿色金融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实

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抓手,应以支持“双碳”目标为核心导向,以“国际领先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

体系基本构建”为目标引领,助推中国绿色产业蓬勃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绿色转型逐步深入,绿色生产力将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经济正成为撬

动国际秩序变革的重要杠杆,我们应该从全球竞争视角重新审视绿色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探求全

球绿色金融竞争的风险与中国面临的挑战。因此本文依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从全球竞

争视角重新审视绿色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首先,探索资本在绿色金融与实体经济间的运行规律、绿

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理论逻辑,剖析资本背离绿色产业、绿色金融背离实体经济的不

良倾向及后果。其次,揭露新自由主义下西方绿色金融发展的真实诉求,分析西方绿色金融发展给全球

生态环境与金融稳定带来的一系列冲击,探讨碳市场与国际货币霸权的内在联系。最后,提出中国绿色

金融高质量发展之策,以期能为中国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重构全

球气候治理下的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有益参考。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深度开放下外部金融冲击应急系统研究”(20ZDA101)

作者简介:刘晓欣,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子鲲(通讯作者),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桑乾坤,南开大学经济

学院博士研究生。

-55-

ECONOMIST经济学家2025·02

一、文献综述

绿色金融与环境问题相伴而生,最初是为支持环保运动而进行的融资活动,随着实践发展,其关注

[1]

点逐渐聚焦气候变化应对,成为全球金融发展新趋势。

绿色金融本质依旧是金融,能否产生环境效益是其与传统金融的根本区别,它既强调通过支持产

[2]

业结构转型与能源消费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又注重金融业自身可持续发展。前者要求引导

社会资金流向资源节约型技术开发,实现高耗能、高污染与高排放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产业快速发

[3]

展;后者强调金融业投融资行为的环境效益与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树立追求长期利益观念,做

耐心资本,避免投机炒作的短视行为。此外,绿色金融还强调资源在区域、代际间的公平分配与风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