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教字[2016]第090号签发:卢春龙
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格式规范1
一、论文的构成
本科生毕业论文由封面、题目、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
(绪论、主体、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几部分构成。
二、毕业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内容要求
(一)封面
学校的名称位于封面上部顶端,其下为论文性质(即:本科
生毕业论文),论文的题目位于封面中端,学号、姓名、学院、
专业、指导教师、成绩、完成时间等分列两栏,位于封面底端,
项目名需对齐。
(二)题目
题目,也称标题,是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
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并且能够直接反映毕业论文的中心内容
和学科特点。题目应力求简短精炼、明确得体、新颖醒目、文题
1格式规范供参考,可结合专业特点调整。
-1-
相扣,题目长一般不超过20个字。
为了限制、缩小研究范围,更准确地表明研究对象、研究角
度,或者,为了更为明确地突出研究重点,或者,为了补充研究
的内容、扩展研究的范围。如有必要,毕业论文题目中可以使用
副标题。
(三)摘要
摘要,也称提要,是以第三人称撰写、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
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的解释,简明扼要记述论文重要内容的短
文。摘要是论文的缩影,是对论文的内容、观点、方法、成果和
结论进行高度概括和浓缩,便于读者了解全文的梗概。
摘要在语言上应当短小精悍,提纲携领,言简意赅,重点突
出。篇幅应控制在300字以内。
摘要部分应翻译成英文(外文)。
(四)关键词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内容主题的词或词组,是从论文题名、正
文或摘要中提取的能表征论文主题内容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
关键词一般3—5个。
关键词的排列顺序,一般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
排在前面)。
关键词应翻译成英文(外文)。
(五)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内容标题的集合。目录独立成页,与正文页码
分开。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正文章节、参考文
-2-
献、附录、致谢等内容的页码。
(六)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包括:绪论、主体和结
论三部分,正文一般还包括附加的文献、引证、脚注。
1.绪论
也可以称为序言,引言,或者导论。作为第一章是毕业论文
的主体开端,一般用来阐述论文的背景及目的、研究课题的缘起、
理论和现实意义、完成任务的条件,将采取的对策、手段、步骤
和应达到的目标,也可以用以说明论文的整体结构。
具体内容可以包括:(1)选题背景及意义;(2)研
究的目的和价值、意义(理论与实践意义);(3)目前国内外的
研究状况(及其缺憾),或者进行文献综述;(4)研究的范围与
角度;(5)研究方法和切入点;(6)全文体例安排;(7)其他与
研究论证有关的特殊问题。
2.主体
论文主体,也称本论,是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研究、分析、
论证以及学术见解形成的所有过程,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
它包括文献资料的综述,一般由标题、文字、表格或公式等部分
组成。该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理论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
尽量反映出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主体的撰写,要求论据和论点准确、清晰、实事求是、简短
精炼、合乎逻辑。主体正文中可以在论证和研究具体问题之后使
用“小结”。
-3-
3.结论
结论,用于总结性地说明毕业论文的最终研究成果及其价
值,是全文的思想精髓和文章价值的体现。结论应当体现作者更
深层的认识,且是从全篇论文的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
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新的学术总观念、总见解。
结论应是该论文的最终的、总体的结论。换句话说,结论应
是整篇论文的结局,而不是某一局部问题或某一分支问题的结
论,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