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生态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课件 22 草莓二斑叶螨和枯萎病识别与防治.pptx
文件大小:18.43 MB
总页数:36 页
更新时间:2025-03-16
总字数:约1.11千字
文档摘要

草莓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体长约0.50mm、宽约0.30mm

两侧通常各有1个黑斑,形成1个横向的“山”字

雌螨

体长约0.30mm、宽约0.17mm

雄螨

一般呈菱形,体末端尖削

1

2

3

4

5

6

7

8

9

.......

10~20代/年

以有性生殖为主,也可孤雌生殖

春季

冬季

在温室中继续繁殖

春季

春季

在杂草等越冬寄主上繁殖,再进入田间为害

春季

春季

靠风、农事操作人员的携带进行扩散

春季

高温条件下极易发生流行

(1)农业防治

①强栽培管理,及时摘除底部黄叶、老叶、病叶和清除杂草;

②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1)农业防治

①强栽培管理,及时摘除底部黄叶、老叶、病叶和清除杂草;

②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科学施肥

(2)生物防治

利用捕食性天敌进行防治,如食螨瓢虫、塔六点蓟马和智利小植等,利用微生物菌苏云金杆菌、绿僵菌和白僵菌对进行防治。

瓢虫

蓟马

绥螨

(2)生物防治

利用捕食性天敌进行防治,如食螨瓢虫、塔六点蓟马和智利小植等,利用微生物菌苏云金杆菌、绿僵菌和白僵菌对进行防治。

(3)化学防治

选用杀螨剂进行防治,如10%阿维·哒螨灵1500-2000倍液,43%联苯肼酯悬浮剂2500-3000倍液、110克/升乙螨唑悬浮剂3500-5000倍液进行喷雾,打药时一定要打透叶背。

用多个卡通图进行表达

阿维·哒螨灵

联苯肼酯

乙螨唑

以土壤和种苗带病菌进行初次侵染

主要通过农田灌溉水、土壤、农业器具和气流进行扩散传播

在15-18℃开始发病

22℃以上发病最严重

25-30℃会造成病株枯死

最适病症表现期为开花至收获期

发病潜育期10-20天

靠近母株的苗发病早,带病率高

(1)农业防治

选育抗病品种;种苗消毒,从无病田分苗,栽植无病苗;茬口轮作,最好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水旱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增强植株抗性;

种苗消毒

茬口轮作

合理施肥

(1)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减少田间再侵染病源,病穴用生石灰消毒。

(2)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开始用药灌根,绿色防治用药,可选用2000亿孢子/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400-800倍液灌根,2亿孢子/克木霉菌可湿性粉剂330-500倍液灌根。

枯草芽孢杆菌

木霉菌

(2)化学防治

用药可选用15%氰烯菌酯悬浮剂400-660倍液灌根。灌根2-3次,每隔7-10天用药1次。

氰烯菌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