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衣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情境,学生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2.学生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00元的实际价值,积累购物经验。
3.学生了解人民币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使用价值,懂得要爱护
人民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创设情境,学生认识人民币。
2.学生通过具体购物情境,学会付钱,找钱,解决简单购物问题。
三、教学难点
付钱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真正的人民币,头箍。
五、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多媒体课件出示几件衣服,学生观察。
(二)讲授新课,探究新知
师:从图中你们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这么多漂亮的衣服,你们想不想把它们带回家呢?我们要买衣服需要什么呢?
生:钱
师:对,钱,也就是人民币。在上一节课我们在学习买文具的过程中认识了小面额的人民币,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师: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人民币呢?生答。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人民币100元,让生认识。
师:你们是从哪里发现它是100元的呢?
师:那么我们来这张人民币面值多少元呢?(多媒体课件出示人民币50元。)
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人民币20元,人民币10元,师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
多媒体课件出示旧版(第四套人民币100元)和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的2张。
师:这些人民币都是100元的,右边这张是旧版的,前面这两张都是红色的,可是,为什么数字的颜色不一样呢?难道这张是假币吗?师分解。多媒体课件一一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大额人民币。(新版和旧版的)
师:小小火车往哪开?
师:看来啊,同学们都认识了大面额的人民币,(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第12页上面的例题)
师:熊妈妈买了一件紫色的衬衫,多少元呢?可以怎样付款?请同学想一下帮助熊妈妈来付款吧?
师:同学们这么棒,那你们想不想知道熊妈妈她们是怎样付款的呢?(多媒体课件出示熊妈妈出示的三种付款方式。请学生一一比较。)
师: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说一说(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第13页的练习题第1题和第2题)
2.玩游戏。(多媒体课件出示,有一些50元,20元,10元的人名币,熊妈妈需要100元钱,该怎么拿呢?)师指名11名学生上讲台参加游戏,师准备了头箍,每个头箍上都有一张真正的人民币,生拿到后戴在头上,就代表现在是多少元,然后几个人组成100元,按顺序来做游戏。可以增加学生学会运用人民币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练习课本第13页的第3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五)课后作业:课本13页的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