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CCSB38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5074—2025
茅苍术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forfactorypropagationof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
2025-02-21发布2025-03-21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标准出版社
发布
出版
Ⅰ
DB32/T5074—2025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设施设备 1
4.1育苗设施 1
4.2生产设备 1
5组培苗培养 2
5.1外植体处理 2
5.2初代培养 2
5.3增殖培养 2
5.4生根培养 2
6炼苗 2
6.1选苗规格 2
6.2炼苗方法 2
7穴盘苗生产 2
7.1基质装盘 2
7.2穴盘移栽 3
7.3生产管理 3
8种苗鉴别 3
9包装运输 3
10生产档案 3
DB32/T5074—2025
Ⅲ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园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倍萜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靖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家宏、陈飞、吕吉、王光胜、汤萌。
DB32/T5074—2025
1
茅苍术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茅苍术工厂化育苗的设施设备、组培苗培养、炼苗、穴盘苗生产、种苗鉴别、包装运输、生产档案等。
本文件适用于茅苍术工厂化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茅苍术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
江苏茅山地区及其周边的江苏西南部丘陵地区生长的菊科苍术属植物。
3.2
炼苗acclimatization
为增强组培苗出瓶前对环境的适应性而采取的温度、光照、空气湿度调控等技术环节。
3.3
工厂化育苗factorypropagation
以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设备装备种苗生产车间,将植物组培技术、环境调控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于种苗生产过程,从而实现种苗的规模化生产。
4设施设备
4.1育苗设施
选择具备环境调控设施和信息管理系统,可人为控制组培苗、炼苗、穴盘苗等生长环境的棚室,棚室空气应符合GB3095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配套设施还包括基质车间、洁净操作间、材料库房等。
4.2生产设备
灭菌设备、洗瓶机、基质搅拌机、穴盘压孔机、移动苗床、喷灌机等。
2
DB32/T5074—2025
5组培苗培养
5.1外植体处理
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野生或栽培茅苍术植株,取其顶芽作为外植体,进行表面灭菌处理:用自来水流水冲洗5min,在超净台中将外植体依次浸泡于75%乙醇1min、9%次氯酸钠溶液10min,随后无菌水冲洗5min。用水应符合GB5749要求。
5.2初代培养
将灭菌处理过的外植体转移至装有灭菌分化培养基的组培瓶中。组培瓶规格为240mL,高度9.5cm、直径6.6cm,带透气盖。分化培养基组成为:MS培养基+6-苄氨基嘌呤2mg/L+1-萘乙酸0.3mg/L+蔗糖30g/L+琼脂7g/L。培养条件为:每天光照培养12h,温度25℃,光照强度3400lx;黑暗培养12h,温度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