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消防安全知识题库理论知识题.doc
文件大小:125.37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1.82万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39

第一部分理论知识题

一、判断题

火灾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最突出、危害最大的一种灾难。(√)

消防工作的目的是: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

消防工作应“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

在火灾预防上要把保护公民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

在火灾扑救中要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

消防工作具有社会性、行政性、经常性、技术性的特点。(√)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防火和灭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防”是“消”的先决条件,“消”必须与“防”紧密结合。(√)

二、单项选择题(四选一)

火灾的特征是发生频率高、突发性强、___C_____、灾害复杂、易形成灾害连锁和灾害链,灾后事故处置艰巨。

(A)烟雾浓(B)毒性大(C)破坏性强(D)不易发现

2、火灾的危害主要是,毁坏物质财富、_____A____、破坏生态平衡、造成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

(A)残害人类生命(B)烧毁房屋(C)造成瘟疫(D)水土流失

3、火灾不仅给国家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还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以及公民的____D_____。

(A)作息时间(B)居住条件(C)身心健康(D)生活秩序

4、消防工作的目的主要是:____B______,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

(A)消灭火灾(B)消除火灾隐患(C)减少或损失(D)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

5、在火灾扑救中要坚持______B_____的指导思想。

(A)灭火第一(B)救人第一(C)救物第一(D)安全第一

6、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____B___。

(A)群众积极参与(B)公民积极参与(C)市民积极参与(D)人民积极参与

三、多项选择题(四选多)

1、大量的火灾实例表明,火灾具有___ABD___、易产生次生灾害等特征。

(A)突发性强(B)破坏性大(C)引发地震(D)灭火救援难度大

2、火灾的危害具体表现在____BCD______、破坏生态平衡等几个方面。

(A)疫情扩散(B)造成人员伤亡(C)毁坏物质财富(D)影响生产生活秩序

3、消防工作的目的主要是: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___ABD______。

(A)加强应急救援工作(B)保护人身、财产安全(C)发展生产力(D)维护公共安全

4、“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的危害”包括了两层含义:____AC______。

(A)做好预防火灾的各项工作,防止发生火灾

(B)要彻底消除火灾隐患

(C)要积极减少火灾危害

(D)不能造成人员伤亡

5、应急救援工作包含下列哪些内容_ABCD______。

(A)危险化学品泄漏(B)道路交通事故(C)建筑坍塌(D)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6、人身安全是指公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财产安全是指__ACD_____的财产安全

(A)国家(B)国营企业(C)集体(D)公民

物质燃烧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

火灾的发生发展,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的现象,称为着火。(×)

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低部位传递到温度较高部位的过程。(√)

热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

冷却法就是采取措施将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使燃烧停止。(√)

窒息法就是消除燃烧条件中的可燃物,使燃烧停止(√)

隔离法就是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开来,使可燃物失去火源后自行熄灭(×)

10、化学抑制法是指通过干扰抑制游离基,中断燃烧的链反应。(×)

11、国家标准GB/T4968—2008《火灾分类》中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六种不同的类别。(√)

12、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13、较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三十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万元1亿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14、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二、单项选择题(四选一)

燃烧是可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