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docx
文件大小:41.89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3-17
总字数:约5.9千字
文档摘要

?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本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与食品生产经营相关的所有部门、环节和人员,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全过程。

3.职责分工

成立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企业负责人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明确各成员的食品安全管理职责,确保食品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个岗位和人员。具体职责如下:

-企业负责人:全面负责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质量控制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食品质量标准,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生产部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保证生产环境清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交叉污染。

-采购部门:负责采购合格的食品原材料和包装材料,确保供应商资质合法合规,所采购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销售部门:了解市场需求,合理安排销售计划,确保销售的食品在保质期内,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仓储部门:负责食品的储存管理,保证库存食品的质量安全,定期检查库存食品的状况,及时清理过期、变质食品。

二、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控制

1.环境卫生要求

-保持生产经营场所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扫、消毒,防止灰尘、污垢、垃圾等污染食品。

-生产车间地面、墙壁、天花板等应采用无毒、无味、易清洁的材料建造,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无孔洞,便于清洁和消毒。

-车间内应有良好的通风、采光设施,保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防止异味、有害气体和昆虫滋生。

-卫生间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理,配备必要的洗手设施和清洁用品,并有明显的洗手标识。

2.人员卫生管理

-所有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勤换工作服,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等饰品。

-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前,从业人员应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经过洗手消毒后进入工作区域。工作期间不得吸烟、饮食、随地吐痰等。

-从业人员每年应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建立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定期组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卫生要求等,培训记录应妥善保存。

3.食品加工过程控制

-制定食品生产操作规程,明确各工序的操作要求和质量标准,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食品加工,不得擅自更改工艺流程和参数。在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压力等关键因素,防止食品变质、污染和损坏。

-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工具、容器等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维护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与食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工具、容器等应采用无毒、无味、耐腐蚀的材料制成。

-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清理,妥善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食品。

4.食品储存管理

-设立专门的食品仓库,仓库应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防止食品受潮、霉变、变质。

-食品应分类存放,隔墙离地,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避免食品积压和过期。不同种类、不同批次的食品应分开存放,并有明显的标识。

-仓库内应配备必要的防虫、防鼠、防潮、防火等设施,定期检查库存食品的质量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过期、变质、损坏的食品应及时清理,按照规定进行销毁处理,并做好记录。

-食品储存条件应符合产品标签标识的要求,需要冷藏、冷冻的食品应及时放入相应的冷藏、冷冻设备中,确保温度符合要求。冷藏温度一般为0℃-8℃,冷冻温度一般为-18℃以下。

5.食品销售管理

-建立食品销售台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销售台账应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销售人员应了解所销售食品的质量状况和保质期,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的食品信息,不得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销售的食品应包装完好,标识清晰,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得销售无标签或者标签不符合规定的食品,不得销售超过保质期、变质、污染等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