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企业安全生产制度.docx
文件大小:39.58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3-17
总字数:约3.56千字
文档摘要

?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部门、车间、班组及员工。

3.安全生产方针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二、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职责

1.安全生产委员会

-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主任,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委员会。

-职责:全面领导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研究决策安全生产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2.安全管理部门

-设置独立的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业安全管理人员。

-职责:负责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开展日常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组织安全教育培训,监督安全措施落实等。

3.各部门负责人

-对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职责:组织本部门员工开展安全生产活动,排查消除安全隐患,配合安全管理部门工作。

4.员工

-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职责: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新员工培训

-新员工入职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即公司级、部门级和班组级。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等。

-培训时间不少于规定学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定期培训

-企业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体员工安全生产培训。

-培训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如安全新技术、新法规、季节性安全知识等。

3.专项培训

-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对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员工,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培训。

4.培训记录

-建立完善的培训档案,记录培训时间、内容、参加人员、考核情况等。

四、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

1.日常检查

-安全管理部门每天进行安全检查,重点检查设备设施运行、安全防护装置、作业现场环境等。

-各部门、班组每天进行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

2.定期检查

-企业每月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设备设施完好情况等。

3.专项检查

-根据季节特点、节假日等,开展专项安全生产检查。

-如夏季防暑降温检查、冬季防寒保暖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等。

4.隐患排查治理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建立台账,明确隐患内容、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

-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采取临时防范措施,并限期整改。

-整改完成后,要进行复查,确保隐患消除。

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1.设备设施购置

-购置的设备设施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行业要求。

-设备设施到货后,要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设备设施安装与调试

-设备设施安装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

-安装完成后,要进行调试和试运行,确保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3.设备设施维护保养

-建立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制度,明确维护保养周期、内容、责任人等。

-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确保设备设施完好。

4.设备设施检查与检测

-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按照规定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测检验,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5.设备设施报废

-对达到报废标准或无法修复的设备设施,要及时办理报废手续。

-报废设备设施要妥善处理,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

六、作业安全管理

1.作业许可

-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作业,必须办理作业许可证。

-作业许可证要明确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地点、作业人员、安全措施等。

2.安全措施

-危险作业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并经审批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