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生态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课件 17 柑橘木虱和蓟马的识别与防治.pptx
文件大小:8.37 MB
总页数:37 页
更新时间:2025-03-16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柑橘虫害识别与防治
生态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成虫
若虫
有卵
体长约3毫米,宽约1毫米
体色灰青伴有灰褐色斑纹。
成
虫
有新嫩芽
无新嫩芽
广西
广东
.......
7~14代/年
冬季
成
虫
三
至
四
月
主要取食
新梢嫩叶
集群
危害
(1)植物检疫
严禁从黄龙病病区调运苗木,加强检疫,防止黄龙病菌和柑橘木虱传播蔓延。
加
强
检
疫
(2)农业防治
抹芽控梢以减少病虫源及木虱产卵繁殖场所。
抹
芽
控
梢
(3)生物防治
捕食性天敌(草蛉、瓢虫),寄生性天敌(跳小蜂)
草蛉
瓢虫
跳小蜂
(4)化学防治
冬季气温低,木虱活动能力弱,是开展冬季清园防治的有利时机,采果后可用99%矿物油100-300倍液进行清园。
矿物油
(4)化学防治
在每次梢期特别是春、秋梢期或三龄若虫前,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20%螺虫·呋虫胺悬浮剂3000-4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5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螺虫·呋虫胺
噻虫嗪
体长约1mm
淡橙黄色,纺锤形,翅上缨毛细,腹部较圆。
长约0.18mm卵肾形,极细。
体长较短
琥珀色,椭圆形,体较短且无翅。
高温地区
.......
7~8代/年
3~4月
冬季
晴天中午最活跃
25~75粒
一代14-21天
(1)农业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冬季收果后,做好清园工作,清理园内无用的枯枝落叶,减少越冬的病虫数量。
(2)物理防治
在柑橘开花至幼果期用蓝色粘板诱杀成虫。
(3)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小花蝽、蜘蛛和草铃等。
(4)化学防治
可选用农药进行防治,如20%氯氟·噻虫胺微囊悬浮剂2000-3000倍液。
(4)化学防治
60%烯啶·呋虫胺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
(4)化学防治
15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160-200克/亩,进行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