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农用无人飞机施药施肥作业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文件大小:90.35 KB
总页数:30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7.93千字
文档摘要

四川省地方标准

《农用无人飞机施药施肥作业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牵头编制单位: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广中心

时间:2024年12月

目录

一、工作简况 1

二、标准编制原则 4

三、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 6

四、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 7

五、与有关标准的关系 7

六、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关系 12

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13

八、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 13

九、实施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13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13

—1—

《农用无人飞机施药施肥作业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8月2日发出的关于下达2024年度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计划(第一批)的通知,批准由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广中心牵头起草地方标准《农用无人飞机施药施肥作业技术规程》。

(二)制定背景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强化科技和装备支撑,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目前,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已建成数量超过5000万亩,粮油作物的规模化生产发展迅猛,同时与之配套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也在急速跟进,以农用无人飞机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效施药施肥器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当前的粮经济作业生产中。农用无人飞机在施药施肥作业中具有使用量少、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等特点。截至2024年底,我省农用无人飞机保有量超过5200台(套),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在很好的满足当前农药、肥料使用量零增长的高要求下,更是实现了轻简、节本、增效的目的。

随着农用无人飞机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越来越广泛,陆续出现了

—2—

一系列不规范使用的问题。四川省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类型构成,地块面积小数量多,大多呈现“插花式”种植特征。如飞行过高、过快容易出现重喷漏喷情况导致防治效果降低;如作业时忽略气象条件,风速叠加容易出现漂移距离过大造成相邻田块药害等情况。为规范相应的行为,科学安全的使用农用无人飞机,制定并实施地方性标准显得十分重要。

制订适合于我省主要粮油作物农用无人飞机施药施肥作业技术规程,不仅能有效指导和规范我省粮油作物农用无人飞机施药施肥,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避免生产风险;还能推动我省粮油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社会化服务规模和能力,增强粮油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提供科技支撑。

(三)主要工作过程

编制组的主要工作过程:成立编制工作组→资料搜集、查阅→实地生产调研→数据收集→编制标准提纲→编制标准框架→主要参数确定→编写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写编制说明初稿→征求意见→反馈信息汇总→完善标准内容→提交送审稿→专家审查→修改意见汇总→提交报批稿。

2023年11月-12月: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以各参与单位前期研究为基础,收集整理资料,查阅现有文献资料,特别是参考国外及国内其他省市区粮油作物农用无人飞机施药施肥技术标准。

—3—

2024年1月:商讨确定制定标准的基本原则、框架、提纲。

2024年2月-10月:进一步开展研究,验证标准主要参数,继续开展相关调研。

2024年11-12月:起草《农用无人飞机施药施肥技术规程》标准初稿及其编制说明,召开标准初审会,根据审定专家组意见,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

2025年1-2月:开展标准征求意见,吸纳反馈意见,修改形成送审稿。

2025年月:参加地方标准终审会,按照终审专家组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标准送审稿进行再次修改、补充和完善,形成报批稿。

(四)起草单位及人员分工

序号

姓名

单位

任务分工

1

马利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植物保护站

负责项目组织、协调,研究国内外标准,起草文本。

2

朱从桦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负责项目协调,研究国内外标准,起草文本。

3

林方龙

四川省农产品质量

安全中心

负责项目管理,进行整体协调,参与起草文本、数据分析。

4

张小军

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广中心

负责项目推进,标准撰写。

5

封传红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植物保护站

负责项目管理,进行整体评估,参与起草文本。

6

陈华保

四川农业大学

负责分析农药选择,参与起草文本。

7

张磊

四川省农业机械鉴定站

负责农用无人飞机机型、作业参数资料搜集、标准撰写。

—4—

序号

姓名

单位

任务分工

8

王学贵

四川农业大学

负责试验示范,参与起草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