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工作简况1
二、标准编制原则4
三、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5
四、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5
五、与有关标准的关系12
六、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关系14
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15
八、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15
九、实施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15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16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8月1日发出的《关于
下达2024年度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批准由成都理工大学牵头起草地方标准《高寒草地生态修复碳汇核
算技术规范》。
(二)制定背景
四川省高寒草地面积广袤,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系统类
型,对维系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
是治理和恢复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关键举措,对提升区域碳汇增量具
有重要意义。高寒草地固碳潜力巨大,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核算高
寒草地生态修复碳汇增量。按照《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
方案》《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总体部署,迫切需要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因此,急需结合高寒地区特
殊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敏感而脆弱生态环境及高寒草地碳库特征
等实情情况,制订适合高寒草地碳汇核算技术规范。
(三)起草过程
1
本文件由成都理工大学牵头,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四川省
核地质调查研究所、天府永兴实验室等联合实施完成,采用“统一
管理、分级实施、综合汇总”的基本管理程序,组建联合项目组,
对项目进行组织管理。以便分清职责和管理权限,各司其职,相互
配合,协作努力,形成合力,高质量、高效率实现项目目标任务。
1.本文件研究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24年1月—2024年7月
主要开展资料收集和前期研究,收集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文件、各类技术规范、论文论著、典型案例、研究报告和其他基础
数据等资料。对已有资料整理分析,比对现有碳汇核算相关标准,
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开展系统调研,为标准的下一步起草工作奠
定基础。
(2)起草阶段:2024年8月—2025年2月
2024年8月-2024年11月,在规范前期研究基础上,充分借
鉴以往的生态修复后若尔盖高原湿地草原碳汇提升效应研究成果,
初步建立了一套高寒草地生态修复碳汇核算技术规范体系。经过多
次组织专家对规范体系初稿进行研究讨论,并根据各单位反馈的意
见和建议,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修改和完善,形成标准初稿。
根据高寒草地生态修复碳汇提升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融合高原特
色),结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及政策导向,确定本文件的适用范围、
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起草大纲和主要内容。
2024年11月-2025年1月,经过多次研讨、咨询,合理设计
了技术规范的章节结构和内容,对《高寒草地生态修复碳汇核算技
2
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
完善,初步完成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由八部分内容构成:前
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核算原则、生态修复碳
汇核算流程、编写技术报告以及附录。
2025年1月-2025年2月,组织专家对征求意见稿进行研讨。
根据研讨意见对技术规范内容进行全面修改,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及编制说明。
(4)征求意见阶段:
对相关单位、业务主管部门等进行意见征求,根据意见建议完
善修改并提交审查。
(5)报批及发布阶段:
做好前期技术支撑,协助主管部门完成本技术规范的报批和最
终发布。
2.技术途径(方法)
本文件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工作方法,以确保科学性和实际
操作性。
(1)文献综述与调研:首先,进行广泛的文献综述,了解国
内外高寒草地生态修复碳汇核算的最新进展、成功案例和技术应
用,为标准研究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
(2)生态修复环境评估: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采集,对高寒
草地生态修复碳汇核算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其生态修复程度
和潜在影响,为标准研究提供定量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