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2196—2025
通用计数器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UniversalCounters
2025-02-08发布2025-08-08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JJF2196—2025
通用计数器校准规范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
UniversalCounters
→→→→→→→→→→→→→→→→→→→→→→→→
→→→→→
→→→→→
JJF2196—2025
→→→→→→→→→→→→→→代替JJG349—2014
→→→→→→→→→→→→→→
归口单位:全国时间频率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贵州省计量测试院
石家庄数英仪器有限公司
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〇三所
本规范委托全国时间频率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2196—2025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曾德灵(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董莲(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参加起草人:
韩海林(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王菊凤(贵州省计量测试院)
龙波(贵州省计量测试院)
冯卫(石家庄数英仪器有限公司)
杨军(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〇三所)
JJF2196—2025
Ⅰ
目录
引言 (Ⅱ)
1范围 (1)
2引用文件 (1)
3概述 (1)
4计量特性 (2)
4.1内置时基振荡器 (2)
4.2频率测量 (2)
4.3周期测量 (3)
4.4时间间隔测量 (3)
5校准条件 (3)
5.1环境条件 (3)
5.2测量标准器及其他设备 (3)
6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4)
6.1校准项目 (4)
6.2校准方法 (4)
7校准结果 (7)
8复校时间间隔 (8)
附录A原始记录格式 (9)
附录B校准证书(内页)格式 (11)
附录C主要校准项目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13)
附录D输入灵敏度测量方法 (20)
JJF2196—2025
Ⅱ
引言
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和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制定工作的基础性文件。
本规范是对JJG349—2014《通用计数器》的修订,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明确了频率测量下限为0.1Hz;
—补充、完善了概述,增加了原理框图;
—删除了术语有效分辨力;
—输入灵敏度计量性能改为工作正常性检查内容;
—删除了日频率波动计量性能;
—根据JJG2007—2015《时间频率计量器具》,频率准确度改为频率偏差;
—部分修改和完善了频率、周期、时间间隔的测量方法;
—增加了附录C主要校准项目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增加了附录D输入灵敏度测量方法,指导输入灵敏度检查工作。
本规范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JG349—2014;
—JJG349—2001。
JJF2196—2025
1
通用计数器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频率测量范围为0.1Hz~18GHz的通用计数器的校准。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G2007
时间频率计量器具检定规程
JJF1957
铷原子频率标准校准规范
JJF1984
电子测量仪器内石英晶体振荡器校准规范
JJF2090
石英晶体频率标准校准规范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概述
通用计数器基本工作原理是以适当的逻辑电路,在预定的标准时间(闸门时间)内累计待测输入信号的振荡次数,或在待测时间间隔内累计标准时间(时基)信号的个数,进行频率、周期、时间间隔等的测量。
通用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