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DB46T 664-2025水生态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docx
文件大小:113.88 KB
总页数:2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1.17万字
文档摘要

ICS13.020.01

46海南省

4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46/T664—2025

水生态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waterecologicalmonitoringand

evaluation

2025-02-28发布2025–04-01实施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6/T664-2025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水生态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 2

5水生态监测要求 2

5.1监测单元布设 2

5.2水生生物监测 3

5.3生境调查 3

5.4水环境监测 3

5.5水资源监测 4

5.6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4

6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4

6.1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 4

6.2标准与分级 4

6.3单一单元评价 5

6.4整体评价 5

附录A(资料性)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6

附录B(资料性)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解释及评分细则 7

DB46/T664-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海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丽娜、王立成、陈表娟、金小伟、王明阳、莫凌、刘彬、冯莹、王少露、杨丰彰、马字伟、陈晓璐、雷宇、何书海、谢福武、郭欣、史建康、欧阳珺、陈德豪、穆晓东、左永令、阴琨、贾世琪、谢丽芸、符诗雨。

DB46/T664-2025

水生态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南省水生态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水生态监测要求、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海南省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地表水体的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210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50095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

GB50179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HJ91.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HJ192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HJ493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HJ494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HJ495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HJ710.7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内陆水域鱼类

HJ1098水华遥感与地面监测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HJ1172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生态系统质量评估

HJ1295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河流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试行)

HJ1296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湖泊和水库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试行)

SL/T247水文资料整编规范

SL/T793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

SC/T9102.3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第3部分:淡水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境habitat

生物出现在环境中的空间范围与环境条件总和,又称栖息地。

[来源:HJ1295—2023,3.3]

3.2

DB46/T664-2025

水环境质量监测waterenvironmentalqualitymonitoring

为了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系中特性指标的动态变化,对水的各种特性指标取样、测定,并记录或发出讯号的程序化过程。

[来源:HJ91.2—2022,3.1]

3.3

水资源waterresource

地表和地下可供人类利用又可更新的水。通常指较长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可通过工程措施供人类利用,可以恢复和更新的淡水。

[来源:GB/T50095—2014,8.1.1]

3.4

水生态环境质量water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