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香云纱掉泥量评价试验人工识别法》.pdf
文件大小:680.27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3.58千字
文档摘要

T/GDCXHXXXX-2024

香云纱掉泥量评价试验方法人工识别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香云纱掉泥量评价试验的人工识别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纯蚕丝织物为原料,经香云纱染整工艺制作而成的香云纱织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13769-2009纺织品评定织物经洗涤后外观平整度的试验方法

3原理

将香云纱织物和掉泥量标准样板或样照进行比对,从而对香云纱织物的掉泥量进行评价。

4设备和材料

4.1观测设备

4.1.1评价区域应为暗室,采用悬挂式照明设备(见图1)。灯的尺寸宜进行选择,即在评级时能延伸

到试样和掉泥量标准样板的整个观察面以外。

4.1.2标准光源,观测板表面照度值为600lx~1500lx。

4.1.3一块观测板,角度45°~60°,长度根据布匹幅宽尺寸设计,宽度根据掉泥量标准样板尺寸设计

建议≥30cm。

4.1.4观测板前后有适合布匹卷动的支架。

4.2观测框

观测框的内尺寸和评价标准样照的尺寸一致,一般为32cm×24cm,应无影响观测的反光。

4.3掉泥量评价标准样照

掉泥量评价标准样照(示例见图2)用于掉泥量多(L)、适中(M)、少(S)的评定。

5试样

整匹布料进行评价试验。每隔1米在左、中、右各取一个部位,或由相关方商定取样部位及数量。

1

T/GDCXHXXXX-2024

图1观测设备示例

多(L)适中(M)少(S)

图2掉泥量样照示例

6程序

6.1将试样安装在4.1所述观测设备的支架上,调整试样在观测板的位置以适合观测评价。

6.2使用4.2所述的观测框,框住观测板上试样用于评级的适合部位,观测框短边和布匹经向平行。

2

T/GDCXHXXXX-2024

6.3评级

6.3.1三名或以上观测者应各自独立地对试样评定级数。

6.3.2使用4.3所述的掉泥量评价标准样照进行比较评级。

6.3.3观测者宜站在试样的正前方,离观测板30cm~50cm进行目测观察。

6.3.4确定与试样在观测框(4.2)内评级部位外观最相似的掉泥量评价标准样照等级。

6.3.5同理,在同一布匹上选取诺干数量适合的部位进行评级,数量由相关方商定。

7结果表示

将所有观测者评级的结果进行统计、取掉泥量多(L)、适中(M)或少(S)概率的平均值,掉泥量的概

率计算方式见式(1),一匹试样最终判定掉泥量大小的值由相关方商定。

b

X?100%·············(1)

a

X掉泥量多(L)、适中(M)或少(S)的概率;

b掉泥量多(L)、适中(M)或少(S)的数量;

a相关方商定的取样数量,也就是掉泥量多(L)、适中(M)或少(S)的数量的总和。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本标准的编号,即T/GDCXHXXXX-2024;

b)样品的相关细节;

c)每名观测者的每个评级部位的级数,即掉泥量多(L)、适中(M)或少(S);

d)掉泥量多(L)、适中(M)或少(S)概率的平均值;

d)一匹试样最终判定的级数,即掉泥量多(L)、适中(M)或少(S);

e)任何偏离本标准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