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DB31T-犬伤人防疫处置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235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6.09千字
文档摘要

《犬伤人防疫处置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2020

本标准是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文件关于下达《年度第四批上海

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沪市监标技〔2020〕304号)中的任务,由上

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起草,项目名称为《犬伤人防疫处置技术规

范》,项目编号66。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2、主要工作过程

该标准在编制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2020年1月,成立标准起草组,

并举行了第一次工作会议,确定了标准编制的人员组成、分工和标准大纲。会

后标准起草组成员便开始了调研工作,主要围绕各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犬

伤人事件防疫处置的做法和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意见、建议等,并系统梳理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狂犬病防治

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关于犬伤人事件以及狂犬病患病犬处置等规

定。2020年4月形成标准基本框架和文本初稿,完成标准申请答辩。2022年2

23

月日,再次召开标准起草组会议,对标准文本的内容进行逐条审阅,随后以

发电子邮件形式向10位专家征求标准修改意见,其中科研院校专家3名,上海

海关专家1名,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专家1名,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专

41

家名,生产一线专家人。

二、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1、犬伤人事件频发,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饲养宠物犬逐渐增多,伴随着犬

只走失、不负责任弃养行为以及长期流浪在外犬只的繁殖,导致了犬数量的快

速上升,禁养犬攻击人、在外流浪恶犬连续伤人事件屡见不鲜。近年来,上海

的犬伤人事件呈现上升趋势,成为社会公众、政府提案和新闻媒体等多方关注

的热点问题。

2、伤人犬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威胁市民身心健康,影响公共卫生安全

犬是狂犬病最主要的储存和传播宿主,犬只主动攻击人是犬狂犬病典型症

状之一,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人感染狂犬病最

1

常见的途径是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咬伤、抓伤而感染,亦可通过皮肤或黏膜

损伤处接触发病或带毒动物的唾液感染,人一旦感染发病,死亡率100%。被狂

犬病疑似犬咬伤,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心理负担,而且公

共卫生问题日益突出。

3、犬伤人事件防疫处置的规范性和生物安全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虽然本市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犬伤人防疫处置的处理过

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与公安部门、城市综合执法和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建立了良好的联防联控机制;但也暴露出犬伤人事件防疫处置职责不清、流程

不规范、现场调查不详细、采样不科学、采样和检测过程中生物安全意识不强

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犬伤人防疫处置流程和处置过程中的生物安全,做到

“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安全和城市公共卫生安全。

有必要建立快速反应、科学规范、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犬伤人防疫处置

技术规范》。

三、标准编制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一切标准编写的根本原则,在《犬伤人防疫处置技术规范》编写

过程中尊重客观规律,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犬只数量

日益增加,导致犬伤人事件频发,其中不乏社会面上影响较大的恶性事件,如

2019年闵行区古美西路上发生的一起大型犬咬伤人事件,对市民生命安全和公

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符合社会面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人狂犬病病例主

要由犬咬伤所致,有研究表明,具有“攻击性”可疑犬的狂犬病病毒阳性率

(89.2%)极高(ThiptaraA,AtwillER,KongkaewW,etal.Epidemiologictrends

ofrabiesindomesticanimalsinsouthernThailand,1994-2008[J].AmJTropMed

Hyg,2011,85(1):138-145)。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新发布《狂犬病

专家咨询报告》将出现下列任一症状的动物定义为狂犬病“疑似病例”:过度

流涎、麻痹、攻击性、嗜睡、吠声异常和夜行动物白天活动;并对攻击性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