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课件学习.ppt
文件大小:939.5 KB
总页数:149 页
更新时间:2020-02-28
总字数:约3.1万字
文档摘要
2)协作关系密切的施工工厂布置相对集中; 3)生产区与生活区相对分开; 4)满足防火、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 7.2各设计阶段施工工厂设施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1)主要施工工厂设施的布置及规模; 2)估算施工工厂设施工程量及施工占地。 (二)初步设计阶段 分系统进行研究,确定厂。址、平面布置、生产规模,选定场地和房屋面积,提出土建工程量及主要设备量。 1.混凝土骨料及掺合料加工系统 (1)结合工程需用数量和质量要求,分别就混凝土骨料、掺合料、土石料对各可能选用的料场就贮量、质量、开采、运输、堆存条件等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选定料场。 (2)对选定料场就料物的开采、运输、堆存、筛洗加工、废料处理、环保、金属矿物回收、设备选择、工艺布置等进行方案比较,并确定采用方案。 (3)就选用方案,根据施工总进度的用料计划要求,拟定生产规模、确立厂址、布置和主要建筑物结构型式及设计,提出土建工程量和所需的机械设备。 (4)提出建厂计划安排和分期投产措施。 2.混凝土拌和及制冷系统 (1)根据工程需要的混凝土总量、混凝土分期浇,筑强度和标号、品种的要求,结合工程布置的特点及砂石料供应的条件,选定混凝土拌和系统的厂址、布置、出料方式、生产能力、主要机械设备。 (2)选定混凝土拌和及制冷系统的生产工艺布置方案,并进行工艺布置设计,提出土建工程量。 (3)提出建厂计划安排和分期投产措施。 3.风、水、电、通讯及照明 (1)确定压缩空气最高负荷。进行供风系统规划与分区供风安排、压气厂及主要管线布置。提出建筑面积及所需主要设备。 (2)确立供水最高负荷。进行供水系统规划与分区供水安排,进行水质分析,确定水源。选定抽水站、沉淀、净化、储水池和供水管线的布置及主要设备。提出建筑面积、工程量、所需主要设备和管材。 (3)确定施工用电最高负荷。估算各年用电量,选定电源、电压及输变电方案、工地发电厂(包括备用电源)及变电站规模和位置,提出场地及建筑面积、工程量及所需的主要设备。 (4)选择对外通讯方式。提出线路的规划,汛期预报通讯系统规划和所需主要设备和材料。 (5)提出工地照明系统布置规划、估算负荷及所需主要设备。 (6)提出风、水、电、通讯及照明系统规模、生产班制、占地房建面积、人员、水电用量、主要设备等的一览表。 4.机械修配厂、综合加上厂及其他工厂设施 (1)根据施工期间使用的主要施工机械、运输设备、金属结构等种类及数量,提出相应修配、加工能力。 (2)选择机械、汽车修配厂、综合加工厂(包括钢筋、木材和混凝土预制件加工制作部分)及其他工厂设施(如制氧、钢管、机电预安装及机械、车辆保养场等)的厂址,确立平面布置和生产规模、选定场地和生产建筑面积。 (3)提出建厂土建安装工程量及主要工厂设备。 (4)提出机修厂、综合加工厂等的生产规模、生产班制、占地房建面积、人员、水电用量等一览表。 (三)技施设计阶段 (1)在初设施工工厂设施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全工程的合同划分,进一步统筹考虑,落实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为编制合同价标底提供资料。 (2)进一步进行市场调查,尽可能挖掘社会上已有的工厂、企业的生产能力,有条件时可与当地工厂企业签定设备维修及其他各种服务合同,以简化现场施工工厂设施,缩小规模,简化现场管理。 (3)根据施工总进度的要求和施工工厂建设和设备订货周期,确定需先进行招标、进行设备和土建工程施工的项目,并确定投产后的管理机制。 (4)提出可进入主体工程标,作为主体工程标的组成部分的大型施工工厂设施项目,确定设计责任、设计原则和管理机制。 7.3施工工厂设施规划的一般提示 (一)砂石加工系统 1.料场选择 1)优先考虑位于工程附近的贮量质量符合要求、开采运输条件较好的天然砂石料场; 2)开挖渣料数量较多,且质量符合要求时,应尽量利用; 3)以上两种料源不足时,可考虑就近加工人工砂石料; 4)料场应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 2.料场开采 (1)根据需要确定生产规模,合理选择采、挖、运设备,尽量机械化集中开采,设备要配套,生产要均衡。 (2)位于工程上游的料场宜先开采,近距离料场宜作为调剂高峰用。 (3)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料场开采获得率。 (4)受洪水或冰冻影响的料场,要有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