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甘肃]中型水库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89页(2015年编制)_secret.doc
文件大小:1.59 MB
总页数:189 页
更新时间:2020-02-27
总字数:约12.79万字
文档摘要
PAGE 第一章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编制依据、原则、范围及说明 1.1编制依据 1)《XX市XX河水库主体工程、XX水库主体工程、XX水库新增调蓄工程(XX水库)引输水隧洞和XX河水库供水工程输水管线施工(二次招标)》招标文件、招标设计附图集及相关资料。 2)现行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规程和标准,水利部有关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规定及有关文件。 3)我公司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有关文件,为本工程配备的施工力量与装备情况和我公司多年来对水利工程类似的施工经验,以及先进施工技术。 4)经现场踏勘并研究分析枢纽工程位置、地形地貌、河流现状,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土砂石料场分布,道路情况等调查资料。 5)我单位合作技术力量和行业资源、专业厂商、材料供应商。 6)我公司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方法及施工经验。 7)我公司可调用到本合同段的各类资源。 1.2编制原则 1)坚决遵照本工程招标文件各项标准和条款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 2)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严格执行施工程序与施工合同规定的各项工期目标及设计、施工规范与验收规程。 3)采用合理先进的施工技术与网络计划,组织有节奏、阶段突出性的连续施工,坚持先进性、科学性、经济性施工。 4)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在安全生产的原则下,贯彻我总公司ISO9001:2008质量认准计划,推行标准化管理,制度化管理,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过程严密质量监控,用质量参数表达每个单元工序的业绩,达到科学管理的成果。 5)实行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资金、技术和信息的优化处置,实现质量、工期、投资的目标效果。 6)实行监理、施工、设计、业主四结合,做好施工部署,一切忠实业主,听从监理指令,言必行,行必果,兑现我公司在招标书中的“承诺”。 7)坚持“勤俭节约”方针,管好设备与材料,布置好施工现场,组织文明施工。 8)各种施工方案以确保安全生产,保护环境,水土保持的文明施工。 1.3编制范围 编制范围为XX市XX河水库主体工程、XX水库主体工程、XX水库新增调蓄工程(XX水库)引输水隧洞和XX河水库供水工程输水管线施工(二次招标)XPH-C1标XX河水库主体工程施工总承包内容。主要包括左岸混凝土重力坝、河床混凝土泄洪排沙建筑物及右岸均质土坝土建工程,施工导截流工程,场内道路工程,金属结构设备安装工程,观测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等。 1.4编制说明 1)在认真、全面系统阅读招标文件及调查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对工程施工的各项要求进行编制。 2)在认真采集本工程信息的基础上,针对工程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提出优选方案实施编制。 3)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全响应招标文件技术条款,以条款要求进行编制。 2.工程概况 2.1地理位置 XX河水库工程位于XX下游XXXX乡XX河村,工程位于泾河的一级支流XX下游,下距XX与泾河汇合口约10km,位于XX省XX市XX。坝址控制流域面积7466km2,几乎控制XX流域的全部。坝址距离XX市约30km,距离XX长庆桥镇约8km。 2.2工程规模 XX河水库是一座以供水为主的中型水库,大坝和泄水、取水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级别为5级。最大坝高35.5米,坝顶长272.5米,坝顶宽6米,水库总库容4732万立方米,年供水量3386万立方米,为中型水库。工程主要由左岸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泄洪排沙引水建筑物、右岸均质土坝等建筑物组成。 2.3地质与地貌 2.3.1地形地貌 工程区域内黄土地貌发育,为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主要有黄土塬、黄土梁等。黄土塬主要分布在两岸高处,黄土梁为坝址区主要黄土地貌,可见到黄土垂直节理、黄土小冲沟以及细沟等黄土微地貌,局部地段有黄土崩塌。坝址右岸发育Ⅰ级阶地,阶地高出河水面3m~8m,阶面高程963m~968m,组成物质上部主要为粉质壤土和下部主要为砂砾石。 2.3.2地质构造 根据区域资料、地质测绘和钻孔等资料分析,坝址区未发现断层通过。根据对坝址区下游200m处河床出露基岩的层面及节理裂隙统计,该处岩层层面缓倾上游,岩层倾角平缓,存在一定起伏;节理裂隙主要发育两组,走向分别近垂直河床和近平行于河床。总体看来,坝址区地质构造不发育,构造条件简单。 2.3.3水文地质 坝址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河床及两岸第四系不同成因类型的堆积体内,孔隙较大,连通性好,水力联系密切,水量丰富,为区内主要含水层。坝址区基岩裂隙水以地下径流的方式向河谷或下游排泄。XX河坝址环境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为微腐蚀,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 2.4 水文、气象 2.4.1
PAGE 第一章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编制依据、原则、范围及说明 1.1编制依据 1)《XX市XX河水库主体工程、XX水库主体工程、XX水库新增调蓄工程(XX水库)引输水隧洞和XX河水库供水工程输水管线施工(二次招标)》招标文件、招标设计附图集及相关资料。 2)现行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规程和标准,水利部有关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规定及有关文件。 3)我公司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有关文件,为本工程配备的施工力量与装备情况和我公司多年来对水利工程类似的施工经验,以及先进施工技术。 4)经现场踏勘并研究分析枢纽工程位置、地形地貌、河流现状,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土砂石料场分布,道路情况等调查资料。 5)我单位合作技术力量和行业资源、专业厂商、材料供应商。 6)我公司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方法及施工经验。 7)我公司可调用到本合同段的各类资源。 1.2编制原则 1)坚决遵照本工程招标文件各项标准和条款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 2)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严格执行施工程序与施工合同规定的各项工期目标及设计、施工规范与验收规程。 3)采用合理先进的施工技术与网络计划,组织有节奏、阶段突出性的连续施工,坚持先进性、科学性、经济性施工。 4)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在安全生产的原则下,贯彻我总公司ISO9001:2008质量认准计划,推行标准化管理,制度化管理,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过程严密质量监控,用质量参数表达每个单元工序的业绩,达到科学管理的成果。 5)实行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资金、技术和信息的优化处置,实现质量、工期、投资的目标效果。 6)实行监理、施工、设计、业主四结合,做好施工部署,一切忠实业主,听从监理指令,言必行,行必果,兑现我公司在招标书中的“承诺”。 7)坚持“勤俭节约”方针,管好设备与材料,布置好施工现场,组织文明施工。 8)各种施工方案以确保安全生产,保护环境,水土保持的文明施工。 1.3编制范围 编制范围为XX市XX河水库主体工程、XX水库主体工程、XX水库新增调蓄工程(XX水库)引输水隧洞和XX河水库供水工程输水管线施工(二次招标)XPH-C1标XX河水库主体工程施工总承包内容。主要包括左岸混凝土重力坝、河床混凝土泄洪排沙建筑物及右岸均质土坝土建工程,施工导截流工程,场内道路工程,金属结构设备安装工程,观测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等。 1.4编制说明 1)在认真、全面系统阅读招标文件及调查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对工程施工的各项要求进行编制。 2)在认真采集本工程信息的基础上,针对工程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提出优选方案实施编制。 3)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全响应招标文件技术条款,以条款要求进行编制。 2.工程概况 2.1地理位置 XX河水库工程位于XX下游XXXX乡XX河村,工程位于泾河的一级支流XX下游,下距XX与泾河汇合口约10km,位于XX省XX市XX。坝址控制流域面积7466km2,几乎控制XX流域的全部。坝址距离XX市约30km,距离XX长庆桥镇约8km。 2.2工程规模 XX河水库是一座以供水为主的中型水库,大坝和泄水、取水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级别为5级。最大坝高35.5米,坝顶长272.5米,坝顶宽6米,水库总库容4732万立方米,年供水量3386万立方米,为中型水库。工程主要由左岸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泄洪排沙引水建筑物、右岸均质土坝等建筑物组成。 2.3地质与地貌 2.3.1地形地貌 工程区域内黄土地貌发育,为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主要有黄土塬、黄土梁等。黄土塬主要分布在两岸高处,黄土梁为坝址区主要黄土地貌,可见到黄土垂直节理、黄土小冲沟以及细沟等黄土微地貌,局部地段有黄土崩塌。坝址右岸发育Ⅰ级阶地,阶地高出河水面3m~8m,阶面高程963m~968m,组成物质上部主要为粉质壤土和下部主要为砂砾石。 2.3.2地质构造 根据区域资料、地质测绘和钻孔等资料分析,坝址区未发现断层通过。根据对坝址区下游200m处河床出露基岩的层面及节理裂隙统计,该处岩层层面缓倾上游,岩层倾角平缓,存在一定起伏;节理裂隙主要发育两组,走向分别近垂直河床和近平行于河床。总体看来,坝址区地质构造不发育,构造条件简单。 2.3.3水文地质 坝址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河床及两岸第四系不同成因类型的堆积体内,孔隙较大,连通性好,水力联系密切,水量丰富,为区内主要含水层。坝址区基岩裂隙水以地下径流的方式向河谷或下游排泄。XX河坝址环境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为微腐蚀,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 2.4 水文、气象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