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Q_340722 BDH 001-2019请规白荡湖大闸蟹原种选择标准及生产技术规范范填写标准名称.pdf
文件大小:471.55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0-02-26
总字数:约6.74千字
文档摘要
Q/BDH 枞阳县白荡湖生态渔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340722 BDH 002—2019 白荡湖大闸蟹原种选择标准及生产 技术规范 2019-03-18 发布 2019-03-28 实施 枞阳县白荡湖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Q/340722 BDH 002-2019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枞阳县白荡湖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提出,由枞阳县白荡湖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宪、朱爱明、焦青松。 本标准于2019 年3 月18 日首次发布。 Q/340722 BDH 002-2019 白荡湖大闸蟹原种选择标准及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荡湖大闸蟹蟹原种选择、采捕、培育标准、水域条件、运输、饲养管理、 放流及收获的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长江干流流域的池塘、浅水草型湖泊及枞阳县白荡湖选育原种亲蟹、仔蟹 和扣蟹的生产技术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DB34/T 082 人工半咸水工业化育苗技术规程 DB34/T 331 中华絨鳌蟹病害防治技术规范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长江水系原种中华绒螯蟹 采捕自长江干流流域和主产卵场水域中的符合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形态、生态、生化遗 传和分子遗传标准的原种中华绒螯蟹。 3.2 蟹苗 能适应淡水生活,五日龄以上的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一般 12 万只-15 万只/千克。 3.3 长江天然蟹苗 采捕于长江口至崇明岛一带河口处的天然水域,由原种中华绒螯蟹蟹种群繁殖的蟹苗。 3.4 仔蟹 蟹苗经第一次蜕皮变态成蟹形,谓之Ⅰ期仔蟹;经第二次蜕皮,谓之Ⅱ期仔蟹,以此类 推。经20 天-60 天育至 2000 只-20000 只/千克的幼体。 3.5 长江天然仔蟹 在长江口向上游延伸的天然水域捕获的长江天然蟹苗变态生长而成的仔蟹。 3.6 幼蟹 仔蟹继续生长至当年秋冬,育成100 只-1000 只/千克的幼体。 Q/340722 BDH 002-2019 3.7 长江天然幼蟹 在长江干流江段及其流域捕获到的由长江天然仔蟹生长而成的幼蟹。 3.8 成蟹 在中华绒螯蟹经过二秋龄生长完成最后一次生殖脱壳,达到生理学意义上的性成熟,谓 之成蟹。 3.9 性早熟 相对于正常二秋龄性成熟,而在一秋龄就达到生理学意义的性成熟。 3.10 亲蟹 在满足生殖的前提下,参与生殖过程的成蟹。 3.11 抱卵蟹 完成生殖过程中的交配、产卵阶段,将产出的卵粘附在自身腹肢内侧的刚毛上的雌蟹。 3.12 长江天然抱卵蟹 采捕于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原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