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三节中国的河流.docx
文件大小:19.75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0-02-26
总字数:约3.04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教学目标 1.阅读有关地图,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及分布,知道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记住我国主要湖泊。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在地图上查找主要河流和湖泊,并将水系图与气候图、地形图对照使用,培养学生依照地图分析理解河流水文特征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知识的横向、纵向关系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长江和黄河的基本情况:长度、发源地、注入海洋、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划分。 4、了解长江黄河各河段的特征及黄河长江的价值 5、培养学生爱好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位置。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长江、黄河的长度、发源地、注入海洋、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划分等 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 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植被关系的分析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与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候条件,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江河、湖泊的水量也会随其改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讲授新课: 一、外流区为主 概念:内流河、外流河、内流区、 学生阅读总结: 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及分布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 (2)有哪些外流河和内流河? (3)分析一条河流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分析? 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从水量、含水量、汛期、结冰期等方面进行分析。 3、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1).我国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成因 学生阅读,讨论,教师总结 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是:夏季水量大,水位高;冬季水量少,水位低。 (2).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 学生从水量、含水量、汛期、结冰期四个方面比较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思考: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有哪些差异?原因是什么?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量多,所以,秦岭一淮河以南的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量少 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师总结: 4、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夏季随着冰雪融化,河流水量增多;夏季过后,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断流。多为季节性河流。 5我国的主要湖泊 天然湖泊有20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淡水湖集中在东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小结: 河流的水文特征与气候、地面状况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气候条件不同,河流的水量、水位、结冰期也不同,地面植被不同、河流的含沙量也不同。由引可见,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巩固练习:填充图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二、滚滚长江 提问,引入: 什么是内流河?什么是外流河?外流区和内流区是如何划分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新课讲授: 长江源流概况: 学生读图:①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区和主要地形区以及注入的海洋②说说长江的长度、入海水量和流域面积。③找出长江的和要支流及湖泊④找出长江上中下游划分点 教师纠正,总结 发源于唐古拉山,流经11个省区,流经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全长6300千米,注入东海。是我国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中国第一大河。 ①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区和主要地形区以及注入的海洋 ②长江的长度、入海水量和流域面积。 ③长江的和要支流及湖泊 ④找出长江上中下游划分点 发源地--------------宜昌-----------湖口-------------入海 上 中 下 主要支流有湘江、赣江、乌江、汉江、雅砻江、岷江、嘉陵江等。 2、长江的水能开发 学生讨论:你认为长江对人类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哪一段的水能资源最丰富?全流域水能蕴藏量多少?可以用来干什么? 老师总结:很好,其中最主要的作用是灌溉、航运、发电。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全流域蕴藏量2、6亿千瓦,占全国水能总量(6、67亿千瓦)的40%。新中国已经建成许多水利枢纽和大中型水电站。 学生读图找出葛洲坝和三峡工程地点并思考 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环保等) 3、黄金水道 学生阅读,思考:长江的 通航里程达多少万千米?为什么被称为黄金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