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半干旱地区降水的保蓄和高效利用.ppt
文件大小:6.62 MB
总页数:68 页
更新时间:2020-02-24
总字数:约3.23千字
文档摘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定律4 – 临界原理 以低投入耕种的贫瘠的土壤导致不高的产量、 维持最低生活 。 有可循环物质时,循环好的策略。 定律 5 – 有机养分与无机养分 植物不会区分有机来源或无机来源的养分。 定律6 – 土壤碳与温室效应 开采煤炭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是相同的,无论它是来自土壤有机质的矿化、掠夺式生产还是烧化石燃料、消耗泥炭。 定律7– 土壤与种质 再好的品种也无法从根本不含养分和水分的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 定律8 – 土壤是大气CO2的库 土壤是所有减轻大气变暖、改善环境途径的总成 。 定律9 – 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土壤的可持续化管理是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发展中国家农村改革(转型)的发动机 。 定律10 – 传统知识与现代创新 土壤的可持续化管理意味着在传统知识基础上的现代创新 。 那些拒绝以现代科学解决全球问题的人必须做好承受更多痛苦的准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农民的玉米地-科罗拉多 2007 每丛3株与等距种植的3株对比 丛中的植株相互遮避较多,可起更多挡风保护作用 成丛的植株趋向于长得直立,植株可起到对灼热的阳光和风相互保护的作用 单独的植株 趋向于向外生长,几乎每一片叶都完全暴露于阳光和风中。 行距75厘米的等距种植 – 株距44厘米, 密度12000株/公顷 每丛3株、行距75厘米、丛距125厘米的玉米 –密度12000株/公顷 每串5株的植株, 跳过了5个株距 – 密度12000株/公顷 另有一个行距150厘米的隔行种植处理– 密度保持12000株/公顷,因此株距为22厘米。 总之,所有的4个处理密度都是12000株/公顷,但株距相差很大。 丛播 – 株距 8 cm 串播 – 株距 22 cm 隔行 – 株距22 cm 等距 – 株距 44 cm 在另一块覆盖较少的地块设置了相同的处理–这块地完全无灌溉而前一块地灌溉了约100 mm 。 稀植的植株往往形成一到两个分蘖,这些分蘖消耗盐分和水分而对产量贡献很小甚至不形成产量 行距75厘米、株距33厘米的旱地植株的分蘖, Bushland, 2007 农民的高粱田-德克萨斯 2005 Terry McAlister 农场, Vernon, 德克萨斯 2005 旱地丛播高粱, Bushland 2007 我想用俄亥俄州立大学的Rattan Lal博士提出的“可持续性10定律”来结束我的发言。Lal博士和我都是《土壤科学进展》的主编,我们刚开始筹划一本有关这些定律的书,每项定律用一章进行描述。 定律 1– 土壤退化的原因 土壤退化的生物物理过程是由经济、社会和政治力量驱动的。 退化威胁的大小取决于“怎样种”而不是“种什么” 。 定律2 – 土壤管理与人类苦难 当人们遭受贫困、绝望和饥饿时,他们把自己的苦难传递给土地。 定律3 – 养分、碳和水储蓄 不可能从土壤中攫取比投入多而不导致其质量下降。 半干旱地区降水的保蓄和高效利用 年降水与潜在蒸散量的差值 ( mm ). (W.D. Kemper, A.D. Nicks, and A.T. Corey. 1994. Accumulation of water in soils under gravel and sand mulches. Soil Sci. Soc. Am. J. 58:56-63.) Kemper 等 (1994)在田间测定了表层覆盖沙子和石子、长0.9米的土柱388天的蒸发损失、降水和水分积累。结果表明, 蒸发的减少量与土壤表面沙、石覆盖的厚度、颜色和颗粒大小有关。他们建立了用以预测这类覆盖对蒸发和土壤与地下水聚集影响的方程。5厘米厚的砾石覆盖可起到蓄积80% - 85%年降水的作用。 (Soil Sci. Soc. Am. J. 58:56-63) Adams (1966) 在德克萨斯Temple 4%坡度的Austin clay土壤(土壤类型,质地粘)上做了一个小区面积40平米的3年的研究。小区内种植粒用高粱,土壤表面用秸秆(5厘米)或砾石(2.5或5厘米)覆盖。径流明显减少,土壤流失基本消除。秸秆和砾石覆盖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在控制蒸发方面效果大致相同。 (John Adams. 1966. Influence of mulches on runoff, erosion, and soil moisture dep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定律4 – 临界原理 以低投入耕种的贫瘠的土壤导致不高的产量、 维持最低生活 。 有可循环物质时,循环好的策略。 定律 5 – 有机养分与无机养分 植物不会区分有机来源或无机来源的养分。 定律6 – 土壤碳与温室效应 开采煤炭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是相同的,无论它是来自土壤有机质的矿化、掠夺式生产还是烧化石燃料、消耗泥炭。 定律7– 土壤与种质 再好的品种也无法从根本不含养分和水分的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 定律8 – 土壤是大气CO2的库 土壤是所有减轻大气变暖、改善环境途径的总成 。 定律9 – 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土壤的可持续化管理是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发展中国家农村改革(转型)的发动机 。 定律10 – 传统知识与现代创新 土壤的可持续化管理意味着在传统知识基础上的现代创新 。 那些拒绝以现代科学解决全球问题的人必须做好承受更多痛苦的准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农民的玉米地-科罗拉多 2007 每丛3株与等距种植的3株对比 丛中的植株相互遮避较多,可起更多挡风保护作用 成丛的植株趋向于长得直立,植株可起到对灼热的阳光和风相互保护的作用 单独的植株 趋向于向外生长,几乎每一片叶都完全暴露于阳光和风中。 行距75厘米的等距种植 – 株距44厘米, 密度12000株/公顷 每丛3株、行距75厘米、丛距125厘米的玉米 –密度12000株/公顷 每串5株的植株, 跳过了5个株距 – 密度12000株/公顷 另有一个行距150厘米的隔行种植处理– 密度保持12000株/公顷,因此株距为22厘米。 总之,所有的4个处理密度都是12000株/公顷,但株距相差很大。 丛播 – 株距 8 cm 串播 – 株距 22 cm 隔行 – 株距22 cm 等距 – 株距 44 cm 在另一块覆盖较少的地块设置了相同的处理–这块地完全无灌溉而前一块地灌溉了约100 mm 。 稀植的植株往往形成一到两个分蘖,这些分蘖消耗盐分和水分而对产量贡献很小甚至不形成产量 行距75厘米、株距33厘米的旱地植株的分蘖, Bushland, 2007 农民的高粱田-德克萨斯 2005 Terry McAlister 农场, Vernon, 德克萨斯 2005 旱地丛播高粱, Bushland 2007 我想用俄亥俄州立大学的Rattan Lal博士提出的“可持续性10定律”来结束我的发言。Lal博士和我都是《土壤科学进展》的主编,我们刚开始筹划一本有关这些定律的书,每项定律用一章进行描述。 定律 1– 土壤退化的原因 土壤退化的生物物理过程是由经济、社会和政治力量驱动的。 退化威胁的大小取决于“怎样种”而不是“种什么” 。 定律2 – 土壤管理与人类苦难 当人们遭受贫困、绝望和饥饿时,他们把自己的苦难传递给土地。 定律3 – 养分、碳和水储蓄 不可能从土壤中攫取比投入多而不导致其质量下降。 半干旱地区降水的保蓄和高效利用 年降水与潜在蒸散量的差值 ( mm ). (W.D. Kemper, A.D. Nicks, and A.T. Corey. 1994. Accumulation of water in soils under gravel and sand mulches. Soil Sci. Soc. Am. J. 58:56-63.) Kemper 等 (1994)在田间测定了表层覆盖沙子和石子、长0.9米的土柱388天的蒸发损失、降水和水分积累。结果表明, 蒸发的减少量与土壤表面沙、石覆盖的厚度、颜色和颗粒大小有关。他们建立了用以预测这类覆盖对蒸发和土壤与地下水聚集影响的方程。5厘米厚的砾石覆盖可起到蓄积80% - 85%年降水的作用。 (Soil Sci. Soc. Am. J. 58:56-63) Adams (1966) 在德克萨斯Temple 4%坡度的Austin clay土壤(土壤类型,质地粘)上做了一个小区面积40平米的3年的研究。小区内种植粒用高粱,土壤表面用秸秆(5厘米)或砾石(2.5或5厘米)覆盖。径流明显减少,土壤流失基本消除。秸秆和砾石覆盖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在控制蒸发方面效果大致相同。 (John Adams. 1966. Influence of mulches on runoff, erosion, and soil moisture d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