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水力学与桥涵水文第六章.ppt
文件大小:3.42 MB
总页数:133 页
更新时间:2020-02-24
总字数:约9.46千字
文档摘要
6-8 明渠急变流 有关计算内容:hc、 ht、h〞计算公式 任意断面 hc 计算公式 因 有 试算 hc 计算程序如图6-27 (6-50) (图6-27) * 6-7 明渠三种流动状态的水力特性 临界流( Fr=1) 由 有 断面平均水深为流速水头的两倍,即势能为动能的两倍 * 6-7 明渠三种流动状态的水力特性 临界流均匀流水深特性比较 hK=f(Q,断面形状)与底坡 i 无关。hK可发生各类底坡渠道,K-K线可贯通各类底坡渠道。 h0=f(Q,断面形状, n,i 0)——正常水深只能发生在顺坡(i 0)渠道。 (图6-16) * 6-7 明渠三种流动状态的水力特性 渠道底坡缓急水力特性及其判别标准 临界底坡iK ——底坡判别标准 定义——当 h0=hK 时的相应底坡。即均匀流正常水深等于临界水深时的相应底坡。 iK 计算公式 按均匀流条件有 按临界流条件有 联式①②解之得 ② (6-33) ① * 6-7 明渠三种流动状态的水力特性 对于宽浅式河渠 三类底坡的水力特性 i iK ——急坡渠道, h0 hK i iK ——缓坡渠道, h0 hK i = iK ——临界坡渠道, h0=hK iK 特性(以宽浅型河渠为例) 由 (6-35) (6-34) * 6-7 明渠三种流动状态的水力特性 有 当 n 一定时, ,可随 Q 变。 当 (缓坡)时,Q 上升 iK 下降,可变为 ,即缓坡变为急坡 (6-35) * 6-7 明渠三种流动状态的水力特性 渠道底坡i选用原则 而 例6-7 梯形断面排水渠道,底宽b=12m,边坡系数m=1.5,流量Q=17m3/s,求渠中临界水深hK。 (6-37) (6-36) * 6-7 明渠三种流动状态的水力特性 解例6-7 由 按上试算得 例6-8 梯形断面渠道,b=12m,边坡系数m =1.5,流量Q=18m3/s,糙率n=0.025。按地形情况选定渠道底坡i=0.0094,试判别渠道底坡的缓急类型。 * 6-7 明渠三种流动状态的水力特性 例6-8 解:按例6-7得 属急坡渠道 * 6-8 明渠急变流 水力特征——水深流速急剧变化,水面曲线急剧弯曲 类型——水跌与水跃 水跌现象 水力特征 由缓流向急流转变的过渡现象, 水面曲线急剧弯曲穿越K-K线 发生位置 跌坎处上游渠段(如图6-18a) 缓坡与急坡折变处的上游渠段(如图6-18b) * 6-8 明渠急变流 渠段内呈加速流动,有冲刷危害 跌坎处 h=hk hk 可作水面曲线分析控制水深(有解) hk 所在断面称为控制断面(水深可求的断面) * 6-8 明渠急变流 (图6-18) * 6-8 明渠急变流 水跌计算 水跌水力计算内容 确定控制断面位置 计算hk 验算渠段防冲刷条件 水跃现象 水力特征 急流向缓流转变时水深突增的过渡现象, 局部渠段水位急剧跃高,主流在下部,副流在上部,并有反向坡度表面旋滚 。 * 6-8 明渠急变流 水跃现象特征 有关符号、意义 h′——跃前共轭水深 h〞——跃后共轭水深 ly ——水跃长度,水跃前后断面的长度 a ——跃高, a= h〞-h′ 水力特征 水跃类型 完整水跃—— ,有明显表面漩滚,图6-19a 波状水跃—— ,无明显表面漩滚,图6-19b * 6-8 明渠急变流 (图6-19) * 6-8 明渠急变流 (图6-19) * 6-8 明渠急变流 水跃计算 水力计算内容 确定 h′或 h〞(知一求一) 确定 ly (水跃长度) 确定水跃发生位置及渠段防护长度 完整水跃基本方程( h′~h〞关系式) 推导条件(常见工程设计条件) 已知:Q,渠断面形状尺寸(多为矩形) i = 0, (棱柱形渠道) 摩擦阻力不计, 为渐变流断面 * 6-8 明渠急变流 基本方程(h′~h〞关系式)推导 如图6-20,列1-1、2-2 动量方程得基本方程 令 有 (6-40) (6-39-2) (6-39-1) * 6-8 明渠急变流 (图6-20) * 6-8 明渠急变流 水跃函数数学性质 水跃函数 的数学性质 设 令 得 有 (θ有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