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线材轧机;一、高速线材的诞生
二、高速线材轧机的机型
三、高速线材轧机的发展;一、高速线材的诞生
第一台线材轧机问世于17世纪,第一台真正的线材轧机诞生于1817年,为横列式。直到19世纪末,线材轧机仍以横列式为主,其间虽有连续式线材轧机问世,但由于盘重小、质量差、生产效率不如横列
式,因此未得到发展。;线材轧机的进步是在20世纪,由横列式、半连续式、连续式直到高速轧机,每一次进步都使得线材的轧制速度、产品质量和盘重有所提高,而真正发展迅速的是高速轧机。
高速轧机的发展得到了冶金技术、电传电控技术、机械制造技术、高精度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有力支持。;二战结束后(1945年),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国家线材生产的发展方向仍然沿着高速和连续两个主要方向发展,其代表有两家:
一家是以美国摩根公司为代表的精轧机组集体传动的二辊水平式轧机;
另一家是以德国施罗曼公司为代表的精轧机组单独传动平-立交替式轧机。;1、精轧机组集体传动的二辊水平式轧机
特点:多线轧制(4线),轧辊水平,集体传动,轧制速度35m/s;;;;②、多线轧制相互影响
水平轧机一般均为多线轧制,各轧制线之间不免相互影响。当一条轧制线出现故障时,就必须全组停下来进行处理,因为在高速轧制时,绝不允许进入防护罩内处理故障。;;2、精轧机组单独传动平-立交替式轧机
特点:轧辊平—立交替布置,轧制无扭转,单独驱动,单线轧制,轧制速度35m/s;;问题:
电机传动的速度精度低、速度不高、费用较贵和张力问题。
⑴电机传动的速度精度低
速度精度不能控制在1%以内,相邻轧机的速度比不能做到绝对不变,且波动较大;;⑵速度不高
由于立式轧机结构庞大,轧辊在高速运转时震动大,所以轧制速度并没有质的提高,仍未超过二辊水平机组;;⑶费用较贵
平-立交替机组的设备费用高于水平二辊机组约100%,尺寸精度提高20%,速度并无提高,显然经济性不高。;⑷张力问题
张力在线材生产中是有害的,它会造成线材同条尺寸不均,两头大中间小。解决的办法是采用微张力轧制,尽可能地减少张力的危害。实现微张力就必须提高传动精度,在高速状态下,只有集体传动能达到这一要求。;到20世纪60年代,线材轧机的轧制速度虽然已达到了35m/s,盘重550kg,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人们仍在追求更高的速度。
因为提高了轧制速度就是提高产量。;2、高速线材轧机的机型
高速轧机是指最大轧制速度高于40m/s的轧机。
高速线材轧机的特点是:高速、单线、无扭、微张力、碳化钨辊环、自动化;
高速线材产品的特点是:盘重大、精度高、质量好。;高速线材轧机的机型有:
⑴、按轧辊直径分
大辊径φ250~290mm,小辊径φ152~210mm
⑵、按轧辊中心线相对于地面的角度分
150/750,450(侧交、顶交),平-立交替;高速线材轧机的机型有:
⑶、按轧辊的支撑状况分
双支点式,悬臂式
⑷、按传动结构分
外齿传动,内齿传动;三、高速线材轧机的发展;;2、盘重与坯重
当成品轧制速度在43m/s时,盘重一般为600kg左右;而当成品轧制速度提高到50~75m/s时,盘重可增加到1000~2000kg左右。所以,盘重随轧制速度的提高而增加。
增加盘重就必须提高坯重,方法有两个:增加坯料长度和增加坯料的断面尺寸。;3、品种与质量
高速线材轧机的产品品种主要是圆形和螺纹圆形。规格以φ5.5~13mm为主,近年又发展到φ14~18mm,并有向大规格发展的趋势。钢种可基本上覆盖全部钢种范围,但以非合金钢和低合金钢为主。
线材产品质量包括:外形、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4、粗轧机机型
与高速线材轧机相配套的粗中轧机也有发展,如:摆锻式粗轧机,三辊行星轧机,紧凑式轧机等。;5、控制与自动化
高速线材轧机对控制及自动化水平的要求非常高,主要体现在:
⑴不采用计算机的常规控制系统
常规控制系统采用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