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4.3 禁止生物武器(1课时) 教案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3.docx
文件大小:22.01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1-10
总字数:约3.75千字
文档摘要

课题名称

4.3禁止生物武器(1课时)

课堂类型:R新课□复习课□习题课□实验课□试卷讲评课□其他:

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生物武器的主要类型以及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学生在学习本节时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生物技术、免疫等相关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另外,学生对生物武器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但是缺乏系统的知识,并且对“生物武器”“化学武器”“生化武器”等名词易混淆,他们从电视、网络、杂志中了解了这些知识,但对生物武器没有准确的定位,而且大多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很感兴趣,也是渴望深入了解的。

教学目标

与本节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是:举例说明历史上生物武器对人类

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与伤害;认同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教学提示”有:搜集历史上使用生物武器的资料,并分析其严重危害。结合教材内容,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举例说明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伤害;

说明生物武器的种类和特点;

认同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扩散的立场。

教学重点

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与伤害

落实教学重点的方法:

播放视频

教学难点

生物武器危害的特点

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

小组讨论

教学资源选择

教师用书、教材、题单、天天练

技术手段的使用:

电子白板、板书、多媒体

课时:

1课时

核心问题

生物武器有哪些种类?历史上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了哪些严重的威胁和伤害?我国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持怎样的立场?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情境

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二战期间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及其细菌战,引导学生进入本节主题。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日军就组建了从事细菌战的731部队和100部队,并在中国领土上修建了几十座细菌工厂,大量培养鼠疫、伤寒、炭疽、菌痢等一些列能使人致命的传染性病菌。为了检验生产出来的细菌武器的效能,侵华日军曾用数千名中国人做活体解剖,还曾在中国二十多个地区使用细菌武器,造成了几十万老百姓的死亡,日本战败投降时,侵华日军又一次把培养的细菌释放出来,在中国造成传染病大流行。

通过播放史实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民族历史,激发爱国情感。

问题情境

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生物武器的种类有哪些?

通过以上历史资料,大家了解到生物武器给我国人民和其他国家的人民都曾带来过苦难,你知道他们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吗?

——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和生化毒剂类,例如,天花病毒、波特淋菌、霍乱弧菌以及书本导入部分提到的炭疽杆菌等都可以用来制作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的特点是治病能力强、攻击范围广以及传播途径多样。这些致病菌可以直接或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和带菌昆虫等散步,经由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侵入人、畜体内,造成大规模死亡,也能大量损害植物。

教师呈现天花病毒、波特淋菌、霍乱弧菌以及炭疽杆菌等的相关知识及感染图片,强化学生对生物武器治病能力强、攻击范围广的特点的认识。

【拓展:肉毒素】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Toxin)也被称为肉毒毒素或肉毒杆菌素,是由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蛋白。肉毒毒素是毒性最强的天然物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毒的蛋白质之一。

纯化结晶的肉毒毒素1mg能杀死2亿只小鼠,性质稳定,易于生产,提纯和精制。人们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将会出现头晕、呼吸困难和肌肉乏力等症状。肉毒杆菌毒素可被用于生产生化武器。

目前,注射肉毒杆菌毒素用于除皱是比较时髦的。肉毒杆菌毒素作用的机理是阻断神经末梢分泌能使肌肉收缩的乙酰胆碱,从而达到麻痹肌肉的效果。

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归纳总结,通过活动提升学生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拓展关于医美相关内容,强化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理性看待。

问题情境

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历史上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了哪些严重的威胁与伤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请大家阅读教材111-112相关内容,了解关于日本人在侵华期间犯下的罪行。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日军细菌战

侵华日军组建了从事细菌战的731部队和100部队,在我国领土上修建了几十座细菌武器工厂,大量培养鼠疫、霍乱、伤寒和炭疽等一系列致命的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

日本反人类暴行的非人手段

活体解剖:受试验者从中国的住民中抓来,必须保证解剖对象是绝对清醒的状态,绝对不能麻醉。因为日本军医认为麻醉后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