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全册PPT课件.pptx
文件大小:13.41 MB
总页数:485 页
更新时间:2025-03-16
总字数:约3.46万字
文档摘要

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全册PPT课件;1;21;;返回目录第1页;一;一;一;一;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谢谢;;返回目录第1页;一;一;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谢谢;;返回目录第1页;一;一;一;一;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谢谢;;返回目录第1页;课程标准

1.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2.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课标解读

1.掌握配制培养基的原则、方法和操作步骤。

2.理解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3.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了解其应用价值。;

有些微生物可以分泌_________,使_______分解,为生命活动所提供需要的_____。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作为_________,可以分离出能分解_______的微生物。

(1)概念:选择培养基是指能让_____的微生物生长,_____其他微生物生长,从而将所需要的微生物从_________________中分离出来的培养基。

;(2)配制方法

①配制选择培养基时,可以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的____

_____要求,加入_________或除去_____________,____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从而______某一类群或某一种特定的微生物生长。

②也可以根据某些微生物对一些___________因素的_____,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_________,以_____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造成有利于特定微生物种类_________的条件。

(3)意义

选择培养基分离法是___________的一种方法,在所需微生物在混合样品中数量_____,不适宜直接采用___________或______进行分离时,该法仍然可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选择地_____和_____不同的微生物。

;

(1)纤维素的化学组成

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一种多糖。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人体内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所以人体不能直接利用纤维素作为能源物质,但土壤中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最终把纤维素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去。

(2)纤维素的分布

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此外,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纤维素产生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研究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变化。

;(3)纤维素酶的组成及作用机理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组分。作用机理是:

;

如何确认所制备的选择培养基的确起到了选择作用?

提示:

欲确认所制备的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应同时对对照组的基本培养基进行接种——若对照组培养基中菌落种类明显多于实验组,则可确认选择培养基的确起到了选择作用。

;2.选择培养基与鉴别培养基和基础培养基的比较

;

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中“选择因子”是什么?

提示:

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中唯一的碳源是“无菌滤纸”,唯有能利用纤维素的微生物方可在该培养基上生存,其他微生物将因缺乏碳源而无法生存,据此可筛选到纤维素分解菌。

;

原料_____、溶解→_____→_____、包扎→_____。

将灭菌后的培养液倒入_______中,待培养基冷却至_____左右时,在___________旁拔出棉塞。手拿锥形瓶,瓶口通过_____,灼烧灭菌。_____持培养皿,打开皿盖。_____将锥形瓶中的约15mL培养液倒入培养皿。立即盖上皿盖,待_________后备用。

;

采用_______________进行接种,用_________吸取0.05mL的土壤稀释液滴于平板上,再用___________涂布。涂布时可___________,使涂布均匀。用_________取________覆盖于培养基上,并用涂布器压平。

先向干燥器中加入适量无菌蒸馏水,再将培养皿置于干燥器隔板上,于_________条件下_____培养_____左右。;

(1)配制培养基的基本原则

①目的要明确:根据所培养的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的目的等,选择原料配制培养基。

②营养要协调:配制培养基时,必须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

③pH要适宜:各种微生物都有适宜生长的pH范围。

(2)配制赫奇逊培养基的过程

;配制培养基的过程

;返回目录第1页;返回目录第1页;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