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声学 次声测量的频率计权特性及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269.09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3-09
总字数:约1.54万字
文档摘要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3.1次声infrasound1

3.2音频声audio-frequencysound1

3.3宽带声wide-bandsound1

3.4G频率计权Gfrequencyweighting1

3.5G计权声压级G-weightedsoundpressurelevel1

4G频率计权特性的描述2

5结果报告3

附件A5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GB/Txxxxx—202×/ISO7196:199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7196:1995《声学次声测量的频率计权特性》。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声学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II

GB/T3222.2—201×/ISO1996-2:2017

引言

对人类产生影响(如听力损害、烦恼反应、响度、感知噪声、干扰言语交流)的各种噪

声来源,其描述与评估方法已经在GB/T14259中作了标准化的概要描述,在其他国际标准

中有详细描述,包括GB/T4963、GB/T3222.1、GB/T14366、ISO/TR3352和ISO3891,在

所有这些标准中,噪声的频带范围要么限定在20Hz-20000Hz的传统音频范围内,要么限

定在特定且较窄的频带内(如飞机感知噪声,45Hz至11200Hz)。声级计规定的频率范围

也为20Hz-20000Hz(见IEC61672)。

实际上,有些噪声包含频率低于20Hz的次声,但目前还没有标准化的方法来测量这个

频段噪声的声压,也没有描述和评估这些噪声对人类的影响,虽然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

但有证据表明,次声效应可能对人类有害或令人不快,因此一些权威机构希望将次声纳入其

管理噪声排放的法规或业务守则。因此,次声测量和描述方法的标准化将非常有必要,其有

助于促进信息交换。

人类的反应类型是可以区分的,在原则上,其对应于不同的描述方法。本标准描述的方

法对应于次声的直接感知。目前,这是唯一有充分研究基础的人类反应。一些关于次声烦恼

度的文献表明,次声烦恼度可能与其直接感知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标准测量的结果将

同时反应烦恼度和直接感知。

次声与音频段的感知均是通过听觉机制获得的,但两者在某些方面又有所不同。次声频

段的感知阈高于音频段(如10Hz约100dB,参考值为20μPa),但其对高声压级的容忍

度并没有相应提高,即动态范围更小,随着声压级的增长,次声感知变化增快。依据本标准

测量时,在1Hz至20Hz的频率范围内,普通听者可感知声音的加权声压级约100dB,而

非常大的噪声(接近容忍度上限)的加权声压级约120dB,只高20dB。加权声压级低于

90dB的次声通常不会被人类感知。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感知阈值的个体差异和高于阈值时次声感知的陡然上升,同样的次

声噪声可能对一些人来说显得响亮而恼人,而另一些人却几乎察觉不到。

本标准的发布并不是为了限制次声的研究,除了本文规定的方法之外,其他物理测量方

法也是可行的,例如频率分析。

与本标准一起使用的测量设备规范预计由IEC/TC29技术委员会负责发布,本标准附录

A概述了测量加权声压级的仪器要求,在合适的IEC标准发布之前将一直使用该要求。

需要强调的是,根据本标准对含有次声分量的宽带噪声的测量和描述,应被视为独立于

现有国际标准中定义的对同一噪声的测量、描述和评估,其是对现有国际标准的补充。

附录B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