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0课+实现作品创意—图文混排的应用(教案)2024-2025学年第四册信息技术河大版.docx
文件大小:594.33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1.95千字
文档摘要

第10课实现作品创意——图文混排的应用

第4课时

【课时】第课时,共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自选图形(如文本框、形状)进行文档布局设计;

2.综合运用排版技巧制作美观的电子报刊。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报刊设计规划图;

2.结合示范操作与自主实践,培养图文排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尝试、体验的过程中,激发创新精神,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自选图形与文本框的灵活搭配使用

【教学难点】

整体版面设计的艺术性与创造性

【教学准备】

1.硬件与软件:

计算机教室(安装Word或WPS软件)

教师示例文档及学生练习素材包(包含配图示例图片)

2.辅助工具:

电子教室展示操作步骤

电子报刊展示范例(配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利用自选图形和文本框完成对报刊的布局规划;通过对文本框的设置,使其在和谐的基础上更有特色,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样的电子报刊究竟是什么模样的?我们如何制作呢?

1.教师展示范例:

自选图形排版

自选图形排版

文本框排版

2.学生观摩范例

3.小组交流、讨论:作品的排版布局有何特点?都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汇报结果:

4.明确任务:

提出本节课目标:绘制一份包含图形和文本框报刊布局规划图。

二、讲授新课

1.方法提示:

纸张大小设置为A4纸,纵向,上、下、左、右边距各为2厘米。

2.最灵动的排版方法:

利用自选图形排版MicrosoftWord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自选图形,灵活地对这些自选图形进行编排、组合、填色等操作,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排版效果。

任务一:使用自选图形排版

1.添加形状:

点击【插入】→【形状】,选择矩形、云朵等图形作为装饰。

2.巧用五花八门的文本框——在自选图形中添加文字:

右击自选图形→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文字】命令,输入文字内容。

3.学生实践:

练习添加形状、在自选图形中添加文字。

任务二:使用文本框排版

1.添加文本框:

【插入】→【文本框】,输入标题或重点内容,调整字体颜色与背景色。

2.更改文本框为自选图形

选定已插入的文本框→形状格式→编辑形状→更改形状,选择一种形状。

3.学生实践:

练习文本框的移动、大小的调整、更改形状及其背景色的设置。

任务三:组合元素

1.将图片、文本框、形状组合成一个整体(按住Shift多选→右键【组合】)。

2.学生实践:

练习“组合”操作。

三、学生实践与教师指导

1.配图示例:(教师集中下发示例)

2.分层任务:

基础任务:选一种或多种排版方式,完成对报刊的布局规划设计。

进阶任务:使用自选图形为报刊规划版面。

3.教师巡视、指导:

布局要求——活泼、和谐(出示一些不和谐的范例说明);

指导学生解决操作问题(例如:让文本框和图形更加“个性化”)。

4.保存、提交文件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1.学生互评:

(1)你使用了哪些策略使文本框更有特色?

(2)你觉得自己在用文本框规划版面时,是否合理、到位?说说理由。

(3)分组展示作品,投票选出“最佳排版奖”、“创意设计奖”。

2.教师总结:

同学们在电子报刊布局规划、设计版面、制作环节表现得非常好,每个同学在制作过程中,学到了课本上或课本外的知识,操作Word软件的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希望大家继续努力,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五、课堂检测

填空题:

1.添加形状时,点击(插入)→(形状),选择矩形、云朵等图形作为装饰。

2.添加文本框时,(插入)→(文本框),输入标题和内容,调整字体颜色与背景色。

3.将图片、文本框、形状组合成一个整体,需要按住(Shift)依次选择→右键(组合)。

六、课堂知识小结

用文本框规划版面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排版方法。利用文本框进行排版,可以让文本与文本框更匹配,让文本框更具“个性”,我们要用好文本框,制作出既美观又有特色的电子报刊。

【板书设计】

第10课实现作品创意——图文混排的应用第4课时

组合元素:按住Shift多选→右键【组合】

【课后反思】

优点:

不足:

改进措施:

【作业设计】

★:1.以“我的校园生活”为主题,设计一份电子报刊布局规划草图。(课内练习)

★★:2.继续以“我的校园生活”为主题,设计一份相对完整的电子报刊布局规划图。要求包含文字、环绕图片和自选图形。(课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