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一)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危险化学品天然气泄漏事故的危害,规范应急处置程序,提高应对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特制定本专项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范围内危险化学品天然气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单位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协同应对事故。
4.科学施救,规范处置
采用科学的应急处置技术和方法,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事故风险描述
(一)天然气特性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比空气轻,具有易燃易爆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二)泄漏途径
1.管道、阀门、法兰等连接部位密封不严,导致天然气泄漏。
2.设备、仪表故障,如管道破裂、阀门损坏、压力表失灵等。
3.人为操作失误,如违规操作、未按规定巡检等。
(三)事故可能引发的后果
1.火灾爆炸:泄漏的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火源或能量源可能引发火灾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中毒窒息:高浓度的天然气泄漏会使空气中氧气含量降低,导致人员中毒窒息。
3.环境污染:大量天然气泄漏到环境中,可能对土壤、水体、大气等造成污染。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中心
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设在单位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二)职责分工
1.组长职责
-全面负责应急指挥中心的工作,组织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
-组织指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成员职责
-抢险救援组:由安全管理部门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实施抢险救援工作,控制事故现场,消除泄漏源,抢救受伤人员。
-安全警戒组:由保卫部门负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医疗救护组:由单位医务室或附近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组成,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环境监测组:由环保部门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及时掌握环境质量变化情况,防止环境污染扩大。
-后勤保障组:由行政部门负责,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设备、资金等保障。
-信息联络组:由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和传递事故信息,与上级主管部门、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保持联系。
四、预防与预警
(一)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天然气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天然气管道、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2.定期对天然气设施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3.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二)预警机制
1.设立天然气泄漏监测系统,对天然气管道、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2.当监测到天然气泄漏时,监测系统自动发出预警信号,通知相关人员。
3.相关人员接到预警信号后,立即对泄漏情况进行核实,并及时报告应急指挥中心。
五、应急响应
(一)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将应急响应分为三级:
1.Ⅰ级响应:事故危害程度特别严重,影响范围广泛,超出本单位应急处置能力,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应急救援。
2.Ⅱ级响应:事故危害程度严重,影响范围较大,本单位应急处置力量难以控制,需要外部支援。
3.Ⅲ级响应:事故危害程度一般,影响范围较小,本单位能够独立进行应急处置。
(二)响应程序
1.接警与报告
-应急指挥中心接到天然气泄漏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各应急救援小组赶赴事故现场。
-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及时报告应急指挥中心。
2.应急处置
-抢险救援组:迅速到达事故现场,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泄漏源,如关闭阀门、封堵泄漏点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