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危险货物运输调度管理,确保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有序、高效进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从事危险货物运输调度工作的所有人员及相关运输业务。
3.基本原则
危险货物运输调度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确保运输过程中危险货物的安全,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调度职责
1.调度主管职责
-全面负责危险货物运输调度管理工作,制定和完善调度管理制度、流程和标准。
-组织协调运输资源,合理安排运输任务,确保运输计划的顺利执行。
-监控运输过程,及时处理运输中的突发情况,保障运输安全。
-与客户、供应商、相关部门保持沟通协调,解决运输过程中的问题。
-定期对调度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持续改进调度管理工作。
2.调度员职责
-接收运输任务指令,核实任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根据货物性质、数量、运输距离、运输时间等因素,合理安排运输车辆、驾驶员和押运员。
-对运输车辆进行调度指挥,确保车辆按时出发、按规定路线行驶、安全到达目的地。
-实时跟踪运输车辆的运行状态,及时向驾驶员和押运员传达相关信息和指令。
-处理运输过程中的临时变更、异常情况等,及时向上级汇报。
-做好运输任务的记录和统计工作,定期向上级提交调度工作报表。
三、运输任务受理
1.任务来源
-客户直接委托的危险货物运输任务。
-公司业务部门承接的运输业务。
-其他相关渠道获取的运输任务。
2.任务受理流程
-调度员收到运输任务指令后,首先对任务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货物名称、数量、包装形式、危险特性、起运地、目的地、运输时间要求等。
-对任务信息进行核实,如有疑问及时与委托方沟通确认,确保任务信息准确无误。
-根据任务要求,初步评估公司现有运输资源是否能够满足任务需求,包括车辆类型、数量、驾驶员和押运员资质等。
四、运输资源配置
1.车辆管理
-建立健全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档案,记录车辆的基本信息、技术状况、维护保养情况等。
-按照国家规定和公司要求,定期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维护保养,确保车辆技术性能良好,安全设施齐全有效。
-根据运输任务的危险特性和要求,合理选择适用的车辆,确保车辆与所运输的危险货物相匹配。
-对车辆进行定期调度安排,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随时能够投入运输任务。
2.驾驶员管理
-严格审查驾驶员的资质,确保其具备相应的驾驶证、从业资格证,且无不良驾驶记录。
-定期组织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内容包括危险货物运输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知识等,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
-建立驾驶员绩效考核制度,对驾驶员的运输任务完成情况、安全驾驶情况等进行考核评价,激励驾驶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押运员管理
-按照规定配备合格的押运员,确保押运员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
-对押运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危险货物的性质、危害、应急处置方法等,掌握押运工作的职责和要求。
-要求押运员严格遵守押运工作纪律,在运输过程中全程押运,确保货物安全。
五、运输计划制定
1.计划制定依据
-运输任务信息,包括货物性质、数量、运输时间要求等。
-运输资源状况,如车辆数量、类型、驾驶员和押运员配备等。
-道路状况、交通流量等运输环境因素。
2.计划内容
-确定运输车辆的型号、数量和车牌号。
-安排驾驶员和押运员,并明确其职责。
-制定运输路线,选择安全、合理、便捷的运输路线,避开人口密集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尽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风险。
-规划运输时间,根据货物的性质和运输要求,合理安排出发时间和预计到达时间,确保运输任务按时完成。
3.计划审批
运输计划制定完成后,提交调度主管进行审批。调度主管对运输计划的合理性、安全性进行审核,如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意见,确保运输计划符合要求。经审批后的运输计划方可组织实施。
六、运输过程调度
1.车辆出发前调度
-在车辆出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