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台账.docx
文件大小:20.27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3-17
总字数:约2.6千字
文档摘要

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台账

单位:??淅川?????市(县)????????????????????????????市级责任人(电话):

县(市、区)

存在问题和举一反三排查出的问题

整改措施

责任人

(电话)

整改时限

目前进展

淅川县

1.大校额问题存在,共6所。

进一步优化城区学校布局,新建或改扩建厚坡、九重等乡镇学校;严格落实划片招生,规范招生秩序,对学生进行合理分流,同时做好内部挖潜,严格按标准设班。

徐俊锋151******1996

2022年9月

县一初中、二初中从起始年级开始限制招生。厚坡初中新址秋季开始招生,九重一中新校选址已经完成。

2.教师培训经费、特殊教育经费拨付不及时。

建章立制,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标准年初将教育经费列入预算,年中根据进度足额拨付,确保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教育费附加、教师培训经费、特殊教育经费足额拨付。

王光俊139******0569

陈万胜135******5165

2021年1月30日

已完成。

3.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结构性短缺,缺少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科学、英语等学科专任教师

在招录教师中增加招录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科学、英语等学科专任教师比例;引导加大高三报考全科教师比例。

李晓辉187******3666

张宝柱137******6683

韩德润136******5330

2022年9月

在2020和2021年的招教工作中已增加编制等,秋季能得到有效缓解,到2022年再增加一批,将完成整改任务。

4.办学条件仍有缺口。主要存在学校占地面积不足、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不足、校舍建筑面积不足、功能室不足、生活设施简陋、图书适读性不强等问题。

对部分县直和农村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不达标问题,建议通过调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解决。一是加快新五高建设,同时启动老一高、老二高校舍及配套设施维修改造工程。待县五高迁入新校区后,利用县五高老校区改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分流县二中、县一小、县五小学生;县二高迁入老一高校区后,县一初中迁入原二高,县一中校区设立第九小学,城区大校额及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不达标问题基本可以得到解决。二是对厚坡、九重部分农村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不达标问题,由所在乡镇政府制定化解方案,限期解决学校建设用地和操场租赁问题。

李晓辉187******3666

赵有法136******6968

各乡镇镇长

2022年9月

原二高已迁入原一高,县一初中已迁入原二高,原一初中校舍设立县九小,秋季开始招生。县一初中、县二小无操场和功能室不足问题已解决。县一小、县五小等学校通过充分利用闲置校舍的情况已有缓解,厚坡新校秋季能开始招生,九重新校址已完成先址工作。

5.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公办学校比例偏低。

1、将随迁子女入学教育纳入城镇化发展和财政保障范围,长远规划,科学推进;2、将城区学位富足的县四小、五小、六小、七小、八小、思源等公办学校作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指定学校,确保学生“应入进入”;3、健全完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简化入学流程,优化入学服务。

徐俊锋151******1996

2021年9月

已制订秋季招生严格措施,秋季开学后整改全面完成。

6.少数处于居民区的学校存在占地面积不达标现象。

1、成立督导组对照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逐项核查。2、对不达标的校和不达标的项建立工作台帐,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逐项整改。

赵有法136******6968

2022年

一是积极争取扩建,同时通过减少学生人数的方法增加占地面积。已有一定成效。

7.提高教师素质,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方面做的不够问题。

积极协调编办、人社部门的相关科室做好前期调研,准确把握全县教育系统编制现状,做好编制动态调控预案,根据全县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数量的不断补充,做好编制动态调整。针对编制不足问题,按照市政府规定的压减其它事业单位编制的比例,为教育再调剂一些编制,并采取得力措施,确保一线教师占编上岗,让编制发挥效用。进一步改革教师队伍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机制。提倡校长担课,激励名校长、名教师去一线拼搏,主要力量向一线倾斜,用事业凝聚人心;要人岗相符、人尽其才、优胜劣汰,不干活就没有位置,不在一线就没有岗位。持续推进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三名”工程,打造一支懂教育、重实干、作风好、干劲足的教师队伍,创造更好业绩。

李晓辉187******3666

张宝柱137******6683

韩德润136******5330

2022年10月

按照市政府规定的压减其它事业单位编制,在全县开展“吃空晌”专项清理整治活动,确保所有教师在编在岗。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一线工作,持续开展“三名”工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8.落实“两为主”就近入学及民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