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学会查“无字词典”》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文件大小:160.61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14
总字数:约1.73千字
文档摘要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学会查“无字词典”》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这篇课文通过爸爸和聪聪暑假旅途中的一个个生活片段,告诉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不仅要有字的词典,而且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以下是网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学会查“无字词典”》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帮助到您。

【原文】暑假到了,爸爸带聪聪去青岛旅游。

聪聪背着旅行包,戴着太阳帽,一蹦一跳地走在马路上。

爸爸突然问聪聪:“你知道‘骄阳似火’是什么意思吗?”

“我知道,就是强烈的太阳像火那样热。”聪聪像背书似的说。

爸爸笑了笑说:“你这是背词典上的解释。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聪聪和爸爸来到大海边,只见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

爸爸说:“我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语,你看眼前这情景像不像?”

“太像了!太像了!”聪聪高兴得嚷起来。

爸爸意味深长地对聪聪说:“看来要城乡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哪!”

【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3、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

4、用“骄阳似火”一词,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

二、重点难点:

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

2、过渡到新课。

3、板书课题:

学会查“无字词典”

4、设疑:

“无字词典”指什么?

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指名试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无字词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释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

岩石

理解

意味深长

聪明不断

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5、识记词语,描红。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扩词练习;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⑵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细读2——5自然段:

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a、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

b、聪聪是怎么回答的?

c、聪聪的回答对吗?

3、细读6-8自然段。

同学自读6-8自然段。

读后讨论:

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

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

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

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的意思。

4、小结。

5、指导朗读,启发朗读。

三、细读第9段:

1、指名读:

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讨论:

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

怎样查“无字词典”?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完成书后三、四题;

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通过爸爸教聪聪学会用“无字词典”来理解“骄阳似火”和“惊涛拍岸”两个词语,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到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感受“生活处处皆语文”。

在理解“骄阳似火”的时候,我让孩子们比较聪聪和爸爸的理解哪个更形象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第二个。然后我就让学生学学爸爸,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说说什么是“骄阳似火”。孩子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有的说夏天的柏油马路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都快要融化了;有的说小狗蹲在大树下热得伸长了舌头直喘气,还有的说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热死了,热死了。”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一起用生活中的学问来理解“山崩地裂”、“意味深长”等,如果孩子们能坚持从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一定能慢慢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