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百年学典·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语文·七年级下册 配人教版 第四单元 第17课 短文两篇.pptx
文件大小:608.43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2-18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第四单元;;答:在《爱莲说》中,作者巧妙运用类比手法,将菊花比作隐士,牡丹比作俗人,莲花比作君子,以此表达自己对莲花(即君子之德)的热爱与追求。类比手法的运用,深刻揭示了莲花高洁、正直的品质,让读者在类比中更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对君子之德的崇尚与赞美。;;2.同学们搜集了以《爱莲说》为内容的书法作品,举办展览活动。下面对联最适合此次展览的一副是()

A.钟鼓楼中终夜钟声撞不断,荷花塘边何时河水流未停。

B.守正不旁枝,直向天心书正字;抱清能逸雅,漫从泥外布清风。

C.喜爆声声嘉宾共庆双飞燕,和风阵阵丽日常煦并蒂莲。

D.春来草原含情脉脉风荷丽,秋临晨曦悲意切切草木情。;;;;【注】①新篁:新竹。②绿阴照人:绿色的竹影照在人身上。③窗棂:窗子上雕花的窗格。④冻蝇:受冻的苍蝇。⑤冬冬:同“咚咚”,拟声词。⑥师承:老师传授。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之者谁B.苔痕上阶绿/上自劳军

C.绿阴照人/佳木秀而繁阴D.风和日暖/言和而色夷;;7.乙文中“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的景色与王维《竹里馆》中“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场景有何关联?请简要阐述。

;8.学校开展“古代文人志趣探究”活动,对于甲文的陋室和乙文的茅屋,有同学提出二者有相同之处,假如你是参加活动的一员,依据文章内容和上述观点,你会如何向其他同学阐述理由以支持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