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工作动力词典_KNX研究院.pdf
文件大小:3.98 MB
总页数:30 页
更新时间:2024-10-04
总字数:约1.89万字
文档摘要

2024/

09

Goodluckfindingyourcareerdrivers,

andusingthemtogetclosetoyourdreamjob.

KNX研究院

目录

Part01前言

打开人力资源的实践地图,工作动力在哪里?

1.人才发展3D价值链

2.四力建模框架

Part02什么是工作动力

把工作想象成一辆车,工作动力就是那辆车的引擎。

1.工作动力的定义

2.工作动力的管理意义

Part03工作动力建模词典

如果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动力来驱动最佳表现,那如何找出每个人的动力项?

1.工作动力的经典理论

2.我们的PROS工作动力模型:28个驱动项

3.工作动力测评与建模应用

Part01Part02Part03

前言

打开人力资源的实践地图,

工作动力在哪里?

人力资源开发

HRDevelopment

全景图

人才发展的3D框架

组织要做好人才发展这件事,必须精准解决三个关键问题:挑准发展对象、选对发展领域、匹配好内容和发展过程。我们把这三个问

题转化为人才发展的三个阶段:定标、对标、达标。

找准发展对象选对发展领域匹配发展过程

Define定标Discover对标Develop达标

组关键岗位培养体系

群人才建模人才盘点

体培养项目

学习地图

个人才测评

定标阶段的人才建模

「人才建模」是一个重要的场景,因为它会影响人才管理的诸多内容。关于如何建模,KNX研究院的实践方法论是以下「任职+资格」

的框架。这是看岗位的两个维度:1)任职,即界定岗位上的事,就是职责是什么;2)资格,界定岗位上的人的要求,即促使员工发

生行为的条件是什么。其中,面向人才的资格画像部分,我们又采用「四力」模型——经历、能力、动力、潜力。

任职资格

四力模型

行为

任职资格

(事)(人)

责责经历能力动力潜力

任任任专业能力通用能力

人才标准:四力模型

组织雇佣人的本质就是雇佣“行为”,员工通过发生“行为”来完成组织的目标。立足于这个出发点,我们构建人才标准时就要思考:

人发生行为的条件是什么?经过系统性研究后,KNX研究院总结出4个重要的变量:经历、能力、动力、潜力,称为「四力模型」。

岗位岗位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