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赏与惩罚
RewardVSPunishment
奖赏
奖赏它是因有价值的行为而给予或获得的东西,通常皆基于功绩、应得(人们应该得到的)或能力的考量。
REWARDRewardissomethinggivenorreceivedforworthybehavior,usuallyonthebasisofmerit,deserts(whatpeopledeserve),orability.
惩罚
惩罚它是因某人的罪过、错误、不当行为而对其实施的处罚行为;是对恶行的处罚。
PUNISHMENTPunishmentistheactofpenalizingsomeoneforacrime,fault,ormisbehavior;apenaltyforwrongdoing.
公正(正义)
Justice
公正是人如何对待别人,奖赏与惩罚关系到一个人对待别人的方式。
公正主要关注的是过去的而不是未来的事件,鉴于人们已做的事而非将做的事而对他们进行奖赏或惩罚。
公正的应用就是个人主义的而非集体主义的。
比较公正是对待一个人的方式与另一个人的相似。
罗尔斯《正义论》
平等原则
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享有与其他任何人的同量自由和谐共存的最大限度的自由。换言之,人人必须享有自由。
罗尔斯《正义论》
差异原则
任何不平等都是可以允许的,其前提是必须有社会最底层利于包括平民在内的每一个人,必须产生于机会平等的条件之下。
如何奖赏?
CriteriaforRewarding
平等主义标准。对好处和奖赏的平等分配。
按能力分配。基于人们在自身努力下生产、实现或成就了什么,而不管付出了多少努力、花费了多长时间。
按努力分配。奖赏人们的努力,而不管其生产、实现或成就之物的数量或质量如何。
按需要分配。关心的是个人因贫穷或失业而需要的东西
如何奖赏?
OtherCriteria
长期昂贵的职业培训
需要贵重设备的工作或职业
对身体的危险性
工作的不悦性
资历
惩罚
RequirementsofPunishment
惩罚必须包含某种不可悦性(unpleasantness)。
惩罚之实施必须基于某种理由。
惩罚应由已经被“正式任命”的拥有道德或法律之权力的个人或团体来实施。
惩罚之实施必须依照某些规则或法律行事。
孟子·公孙丑下
4.8
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
孟子曰:“可;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
齐人伐燕。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
孟子·公孙丑下
4.8
曰:“未也;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
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
惩罚
OnaBasisofLaw
根据法律,一旦实施了惩罚,问题便解决了,完全不同于永无止境的复仇或冲动行为。
法律可能比个人做得较为公正客观。
惩罚
TheoryofPunishment
应得论
只有当惩罚属于应得之时才能予以实施,而惩罚的程度只能是应得的程度。该理论关心的是过去,而不是未来。
结果论
未来取向,倾向于“为了……”,而不是“应得论”中的“由于……”。惩罚应该始终以社会善为目的。
赔偿论
只有受害者因遭受犯罪之害而获得赔偿时,公正才得以实现。
结合论
综合一般既适用于奖赏又适用于惩罚,这就是要利用回报主义(应得论)、功利主义(结果论)和赔偿论这三种主要理论的原则,考虑到对好处和坏处进行分配时的境遇和背景,
但决不可忽略在可能情况下采用需要和平等主义分配方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