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孩子共同成长
倾听是人类的本能,通过倾听来接受外界的信息,通过
倾听来了解这个世界。作为一名幼师,倾听孩子的表达,倾
听其所言,倾听其所想,一方面对于加强老师与幼儿的交流,
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和个性,以及促进孩子的口语发展等,
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走进孩子的心
灵,感悟孩子的生活,与孩子共同成长。
一、耐心倾听,了解孩子的需求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注重培养孩子学会倾听,让孩
子倾听老师言语指令,却忽视了自己去倾听孩子的表达。当
孩子发现了美好的事物,他会兴奋地告诉老师,这时,你要
认真地欣赏,并用眼神告诉孩子你在认真倾听;当孩子讲了
一个幼稚的故事,你也要耐心地听完,哪怕他已经向你讲过
好几遍,同时鼓励孩子更出色地讲述,让他感到自己语言的
魅力;当孩子答错问题时,老师要鼓励他“再想一想,再说一
次”,用足够的耐心引导孩子多想多说,而不能打断、制止孩
子的话语。另外,每个班都会有口齿不清的孩子他们有的甚
至口吃,对此,老师不能取笑,而要耐心地听清楚,并与其
交流,让他倾听老师的话,在不经意间学习、模仿老师的发
音,改正自己表达时欠妥的地方。感情交流是师生交往的基
础和动力。在听的时候,老师的一个体态动作、一个眼神、
一种略带夸张的表情都会对幼儿产生巨大的鼓励。倾听,能
使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倾听,能让孩子更愿意说;倾听,
能帮助孩子说得更精彩。
二、细心倾听,发现孩子的兴趣
孩子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世界,他们每天用
充满惊奇、天真、稚嫩的心去触摸,感受,探索这个世界。
在幼儿园里,我们每天要面对儿童与儿童,儿童与教师之间
的交往。这种交往,教师要能接过孩子抛给我们的球,对孩
子进行倾听,关注,并以十分真诚、愉悦的态度与儿童对话。
孩子由于年龄小的特点,有意注意的能力较弱,只有对他感
兴趣的东西才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注意。兴趣是孩子的最
好的老师。当孩子们对某一件事情很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
的时候,这时候老师可以顺势利导,生成新的课程。教师要
深入到孩子们中去,听一听他们谈论的感兴趣的内容,让教
师关注儿童的关注,关注儿童的需要,兴趣和发现。教师要
敏感地捕捉儿童的惊奇,把儿童惊奇的东西变成师幼共同关
注的对象,在儿童接下来的探索中给予支持和引导。
三、善于倾听,与孩子共同成长
“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
歌声,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能走
进孩子的心灵。”没有学会倾听的老师,就没有学会倾听的孩
子。要想让孩子学会倾听,老师首先要懂得倾听幼儿。用眼
去看孩子的世界,用心去听孩子的世界。走进孩子内心的天
堂,和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游戏,真正的去了解每一个孩子
。
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反省自己,不断改变自己,放大每一
个孩子的优点发挥每一个孩子的长处,支持孩子的努力,鼓
励孩子的自信,不断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这样才能更好地、
平等地和孩子们做朋友,他们才会真正地信任你、喜欢你,
让你成为他们的引路人。
我一直相信,只要我们真正俯下身来,放下架子,给予
孩子们足够、充分、宽松的爱,他们一定也会敞开心扉,接
纳我们这些大朋友,老朋友。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纯洁的,
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要了解他们心中所想,要光
顾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的思想一起漫游,而不是一味
的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