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有你,真好》(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有你,真好》,选自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该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学会表达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提高写作能力。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运用细腻的描写,抒发真挚的情感,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学习表达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尊重;2)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学会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个人情感;3)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通过欣赏和创作情感丰富的文字,提升审美鉴赏能力;4)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归纳和表达,提高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六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常见的写作技巧,如记叙文的基本结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他们对表达情感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具体事例的支撑和细腻的情感描写。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六年级学生对写作有一定的兴趣,他们渴望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在能力方面,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作文,但在情感表达和细节描写上可能存在困难。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偏向于逻辑思维,注重文章结构的完整;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注重情感表达,喜欢细腻的情感描写。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写作《有你,真好》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如何选择具体事例来体现“真好”的感觉;二是如何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来细腻地表达情感;三是如何在作文中保持结构的紧凑和逻辑的清晰。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情感表达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真实地抒发内心的感激之情。针对这些困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练习,帮助他们克服挑战。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白板或黑板、粉笔或白板笔。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作业。
-信息化资源:网络上的优秀作文范例、情感表达技巧相关视频、图片素材库。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人物模型、情感卡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写作指导手册。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感激之情的真实故事或寓言故事,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回顾旧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作文技巧,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情感表达等,为本次写作打下基础。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教师详细讲解《有你,真好》的主题思想、结构安排和写作技巧,强调情感真挚、事例具体、描写细腻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教师展示几篇优秀的情感作文,分析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直观感受如何表达感激之情。
-互动探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取具体事例来体现“真好”的感觉,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巩固练习(约3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讨论结果,独立完成一篇关于“有你,真好”的作文。教师巡视课堂,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提供必要的指导。
-教师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修改病句、润色语言、丰富细节,提高作文质量。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写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如选取具体事例、表达真挚情感、运用修辞手法等。
-学生分享: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让其他学生从中学习借鉴。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一篇关于“有你,真好”的作文,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下节课进行交流分享。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写作时间,确保作文质量。
教学过程具体安排如下:
一、导入(约5分钟)
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感激之情的真实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感激之情的重要性。
2.教师提问:“在生活中,有没有让你感到‘真好’的人或事?请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二、新课呈现(约20分钟)
1.教师讲解《有你,真好》的主题思想、结构安排和写作技巧。
2.教师展示优秀作文范例,分析其成功之处。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选取具体事例来体现“真好”的感觉。
三、巩固练习(约30分钟)
1.学生独立完成作文,教师巡视课堂,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
2.教师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修改病句、润色语言、丰富细节。
四、课堂总结(约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写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让其他学生从中学习借鉴。
五、作业布置(约5分钟)
1.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一篇关于“有你,真好”的作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