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走进互联网
设计说明
本节讲述了互联网的有关知识,主要包含浏览网页、电子邮件和网上学校的有关知识。
在教学时,教师可课前与计算机教师协商,让学生进行一次上网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上网亲身体验和交流网络上发生的一些故事,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当今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网络能带给我们种种便利。网络对于学生来说充满了诱惑,学生对网络已经比较热衷,学生误入网络陷阱事件时有发生。教学中,教师宜多采用案例进行分析,现身说法,让学生充分讨论,然后达成共识,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网络公约,规范上网行为,遵守相关法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是怎样实现互联的,知道互联网的一些功能。
2.知道网上学校和虚拟学校的一些功能。
3.学会利用互联网进入自己喜爱的网站,收寻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学会收发电子邮件。
【过程与方法】
经历“网上冲浪”和“收发电子邮件”的过程,知道上网和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悟电磁波的价值,培养上网学习的兴趣和从网站收集学习资料的习惯,能初步判断网上有价值的东西。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互联网知识。
教学难点
知道如何发送电子邮件。
教学方法
观察引导、讨论总结。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与通信的结合将成为21世纪信息社会的基础。全球信息网的建立,使人们通过一台联网的电脑,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通过上网可以查阅资料,了解信息,还能收发邮件等,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互联网。
讲授新课
一、互联网的概念和组成
学生自学课本第65页第1自然段,了解互联网的概念及其用途。
教师总结:
1.概念:利用电磁波和通信网络,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全球性计算机网络。
2.组成:
第一,很多基于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协议)的网络组成的网络;
第二,使用这些网络的用户和开发者们;
第三,通过这些网络可获得的信息资源。
3.互联网的架构:
4.网上冲浪:
二、浏览网页
教师讲述:
第一步:点击“互联网”标志。
上网的标志
第二步:地址栏输入网址。
提问:互联网上有很多网站,含有大量的信息,我们该如何上网浏览信息呢?
(学生练习浏览网页,查找不同的网站,如百度网、新浪网、搜狐网、新华网、凤凰网等。)
活动:“网上冲浪”
请登录中国科技网和中国科普博览网,查找关于电磁波方面的资料。
中国科普博览网http://
中国科技网http://
三、电子邮件
教师介绍:电子邮件业务就是指利用电子邮件开展的业务。电子邮件又称电子信箱、电子邮政,它是一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是Internet应用最广的服务。
今天,电子邮件(E-mail)为科研机构、企业、学校、政府机构和个人提供了非常快捷的邮件收发手段。
用多媒体演示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过程,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如何收发电子邮件。
(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介绍:
1.电子邮件概念:
电子邮件(electronicmail,简称E-mail,标志:@,也被大家昵称为“伊妹儿”),又称电子信箱,它是一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2.如何收发电子邮件?
(1)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过程:发件者→邮件发送服务器→邮件接收服务器→收件者。
(2)电子邮件可以传送包含文字、数据、图像或集声音、画面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其特点是方便、快捷、信息内容丰富多样且节省开支等。
(3)电子邮箱地址的格式为:用户名、符号“@”和服务器名三部分。
3.生活中常见电子邮箱
例题小刚晚上上网给小林发了一封E-mail,第二天,小刚问小林收到了邮件没有,小林说昨天晚上没开机,小刚说“那你肯定收不到这个邮件了”。小刚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解析:在发送电子邮件时,信息是存储在服务器上的,无论对方在上网还是没有开机,信息都不会丢失,当再开机时,服务器会及时地将该信息发送过去。所以小刚的说法不对,信息不会丢失。
答案:不对,信息不会丢失。
四、网上学校
1.教师讲述:“网上学校”能让更多的同学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而且能大大节省教育经费,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2.发展方向:
(1)在互联网上可以建成虚拟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你可以得到全国优秀教师的点拨和辅导。
(2)虚拟学校能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课堂小结
一、浏览网页
1.互联网:是利用电磁波和通信网络,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庞大网络。
2.利用互联网人们可以通过相应的网站,进行学习、娱乐、购物等。
二、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可以传送包含文字、数据、图像或集声音、画面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其特点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