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ppt
文件大小:17.77 MB
总页数:110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1.26万字
文档摘要

仪器可见分光光度计第62页,共1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第63页,共1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基本组成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显示1.光源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以发射连续光谱,具有足够的辐射强度、较好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可见光区:钨灯作为光源,其辐射波长范围在320~2500nm。紫外区:氢、氘灯。发射185~400nm的连续光谱。第64页,共1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单色器将光源发射的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并可从中选出一任波长单色光的光学系统。①入射狭缝:光源的光由此进入单色器;②准光装置:透镜或返射镜使入射光成为平行光束;③色散元件: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棱镜或光栅;④聚焦装置:透镜或凹面反射镜,将分光后所得单色光聚焦至出射狭缝;⑤出射狭缝。第65页,共1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样品室样品室放置各种类型的吸收池(比色皿)和相应的池架附件。吸收池主要有石英池和玻璃池两种。在紫外区须采用石英池,可见区一般用玻璃池。4.检测器利用光电效应将透过吸收池的光信号变成可测的电信号,常用的有光电池、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5.结果显示记录系统检流计、数字显示、微机进行仪器自动控制和结果处理。第66页,共1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分光光度计的类型1.单光束:简单,价廉,适于在给定波长处测量吸光度或透光度,一般不能作全波段光谱扫描,要求光源和检测器具有很高的稳定性。2.双光束:自动记录,快速全波段扫描。可消除光源不稳定、检测器灵敏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特别适合于结构分析。仪器复杂,价格较高。第67页,共1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68页,共1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双波长:将不同波长的两束单色光(λ1、λ2)快速交替通过同一吸收池而后到达检测器。产生交流信号。无需参比池。△?=1~2nm。两波长同时扫描即可获得导数光谱。第69页,共1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显色反应的选择二、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三、共存离子干扰的消除四、测定条件的选择五、提高光度测定灵敏度和选择性的途径第三节

显色与测量条件的选择第70页,共1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显色反应的选择1.选择显色反应时,应考虑的因素:灵敏度高、选择性高、生成物稳定、显色剂在测定波长处无明显吸收,两种有色物最大吸收波长之差:“对比度”,要求△?60nm。第71页,共1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氧化还原显色反应某些元素的氧化态,如Mn(Ⅶ)、Cr(Ⅵ)在紫外或可见光区能强烈吸收,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对待测离子进行显色后测定。例如:钢中微量锰的测定,Mn2+不能直接进行光度测定2Mn2++5S2O82-+8H2O=2MnO4++10SO42-+16H+将Mn2+氧化成紫红色的MnO4+后,在525nm处进行测定第72页,共1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配位显色反应当金属离子与有机显色剂形成配合物时,通常会发生电荷转移跃迁,产生很强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73页,共1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显色剂无机显色剂:硫氰酸盐、钼酸铵、过氧化氢等几种。有机显色剂:种类繁多偶氮类显色剂:本身是有色物质,生成配合物后,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具有性质稳定、显色反应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对比度大等优点,应用最广泛。偶氮胂Ⅲ、PAR等。第74页,共1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苯甲烷类:铬天青S、二甲酚橙等第75页,共1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1.显色剂用量吸光度A与显色剂用量CR的关系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选择曲线变化平坦处。第76页,共1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反应体系的酸度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分别测定不同pH值条件下显色溶液的吸光度。选择曲线中吸光度较大且恒定的平坦区所对应的pH范围。3.显色时间与温度实验确定4.溶剂一般尽量采用水相测定第77页,共1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共存离子干扰的消除1.加入掩蔽剂:选择掩蔽剂的原则是:掩蔽剂不与待测组分反应;掩蔽剂本身及掩蔽剂与干扰组分的反应产物不干扰待测组分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