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常见的数据处理过程说课稿2024—2025学年河北大学版(2024)《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课《常见的数据处理过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认识数据处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通过数据处理活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和信息处理能力。学生能够理解数据的价值,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呈现等过程;
②掌握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如排序、筛选、统计等,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③学会使用Excel等工具进行数据处理,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教学难点,
①理解数据处理过程中的逻辑关系,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据处理任务;
②学会运用算法思维分析数据,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在面对复杂数据处理问题时能够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材,包含本节课的《常见的数据处理过程》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数据处理相关的图片、图表、实例操作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数据处理流程。
3.实验器材:准备Excel软件或类似的电子表格处理工具,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进行数据处理实践。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同时在教室一角布置实验操作台,便于学生进行数据处理实验。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处理场景,如天气预报、购物统计等,引导学生思考数据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七年级上册已学的信息技术基础,如计算机硬件、软件等,为数据处理的学习打下基础。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呈现等过程。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例子,如学生成绩统计、商品销售数据分析等,帮助学生理解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步骤。
-互动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数据处理方案,并分享各自的想法。
3.巩固练习(约30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利用Excel等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实践,如制作成绩统计表、分析商品销售数据等。
-教师指导: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技能。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数据处理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数据处理现象,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1.利用Excel制作一份个人学习计划表,包括学习目标、时间安排等。
2.收集生活中的一种数据处理案例,分析其数据处理方法,并撰写一篇简短的报告。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
1.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技能。
4.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关注数据处理现象,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信息处理与数据管理》:介绍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数据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数据挖掘入门》:简单介绍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方法,如聚类、关联规则挖掘等。
-《大数据时代》:探讨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大数据对社会的影响。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让学生查阅有关信息处理的书籍和资料,深入了解数据处理的技术和理论。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分享。
-布置课后实践任务,如利用Python等编程语言编写数据处理程序,处理实际数据集。
-引导学生关注互联网上的数据处理案例,如天气预报、股票分析等,了解数据处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设计拓展活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开展“数据可视化”竞赛,让学生利用图表、地图等形式展示数据处理结果,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组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