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两课”社会实践教学材料.doc
文件大小:72.5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5.56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1

2006年“两课”社会实践教学材料

1.2006学年“两课”实践教学工作安排

2.2006年暑期“两课”实践教学社会调查指导选题

3.2006年“两课”社会实践教学课题申请评审书

4.2006年学生“两课”暑期社会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书

二00六年五月

2006学年“两课”实践教学工作计划和安排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推进学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根据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为进一步开展好我院本学期暑期的“两课”实践教学,特作如下具体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

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为主要内容,引导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调查工作,将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作为增长知识、提高素质,了解社会、认识国清,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质,增强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做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二、目的要求???

1.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2.深入实际了解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成功经验和有待进—步解决的实际问题,增强社会主义信念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3.深入工农,了解劳动人民的工作、生活状况,学习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良品德,培养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体验劳动生活,了解生产实际,增强劳动观念和实践第一的观点,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5.开展勤工助学,并运用所知识为社会服务。???

三、社会实践时间、内容和形式

1.时间:本年度的“两课”实践教学仍主要安排在暑期进行。

2.内容:仍以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为主,社会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农村、城市某一地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②农村、城市社会主义改革某一方面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③农村、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④当代大学生热点问题;⑤社会热点问题。社会调查必须进行实地考查,实事采集,经过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撰写出有实际内容、理论水平和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

3.形式:采取“点面结合、课题立项”形式加以完成。每个立项课题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以保证社会调查的顺利完成。

四、具体实施方法和步骤

1.社科部根据教学计划和要求,从宏观的角度提供一定范围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调查课题作为指导选题,学生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命题开展与当前社会实践紧密相关的、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关的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课题。

2.今年,我院“两课”社会实践立项课题仍将采取全院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不再指定指导教师和重点课题。申报“两课”社会实践立项课题的人员,必须同时具有指导教师和学生。各院(系、部)参加“两课”社会实践的学生可在学校范围内,以“两课”教师(包括专职和兼职)为主体,选择课题指导教师。被学生选为“两课”社会实践课题的指导教师,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担任指导教师。凡愿意承担“两课”社会实践课题指导的教师,也可组织学生成立课题组,指导学生从事课题研究。每个学生在课题立项申报中只能限立一项。承担指导教师的立项课题限定不超过两项。上年度承担立项课题尚未结题的指导教师和学生,本年度不再给予立项,非“两课”教师承担“两课”实践立项课题的指导教师必须具备高级职称或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职格。

3.课题立项的申报表格请在我校春雨网上查找和下载(表格包括申请表和活页)。

4.“两课”社会实践立项课题申报时间:6月6日——6月20日。6月26日组织专家匿名评审。6月28日公布立项名单。

5.课题申报立项后,指导教师要认真承担指导责任,包括暑期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指导学生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共同形成实践调查成果,于开学后的第二月交社科部,由社科部统一组织专家评审和结题。

6、立项课题经费资助,按《“两课”社会实践教学课题管理办法》执行。

7、社科部“两课”专任教师,要认真组织自己任教班级的学生积极申报立项课题,要指导所教班级学生在暑期就近就便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并要求所教班级学生,将暑期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于开学初的第二周交社科部,并进行认真的批改。

五、实施要求

1.开展“两课”实践教学是我院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各院(系、部)要高度重视,积极动员所在院(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