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第1课时)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概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及过程,掌握细胞的全能性概念。
能力目标:独立完成植物组织培养试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及实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细胞工程的意义,揭秘生物技术的神秘,进一步领悟生物技术造福人类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细胞全能性概念,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难点: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展示图片,提问学生:利用植物的一片叶子,一片花瓣,一粒花粉,甚至一个细胞,可以繁殖出新的植株吗?如果可以,又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对比初中学过的扦插、嫁接,联系实际。
新课教学
通过课堂提问,肯定植物可以由一个细胞繁殖成新植株,引出细胞具有全能性。联系必修一的细胞分化(基因选择性表达)向同学们解释全能性的概念。
教师总结:细胞经分裂和分化,仍然具有产生完整生物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即细胞具有全能性(植物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表现出全能性。这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会选择性地表达。
老师提问: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的细胞,如叶片和花瓣的细胞能不能在适宜条件下表现出全能性呢?引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播放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视频,学生总结组织培养的步骤及流程图,提问某些操作的目的,回答课本讨论问题,最后老师进行补充。
教师总结: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习题巩固
练习课件习题。
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留作业:课后习题,预习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板书设计
一、细胞的全能性
二、植物组织培养
再分化脱分化离体的植物器官
再分化
脱分化
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根、芽→植物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