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普洱学院专职辅导员招聘真题2024.docx
文件大小:28.33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5.07千字
文档摘要

考生姓名:准考证

考生姓名:准考证编号:

PAGE2/NUMPAGES2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4年普洱学院专职辅导员

公开招聘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说明】

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

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国家奖学金的最终审批部门是()。

A.省教育厅

B.、学院

C.学校

D.国家教育部

【答案】:D

2.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A.创新精神

B.冒险精神

C.独立精神

D.求知精神

【答案】:A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A.高度凝练和集中体现

B.高度概括和集中表达

C.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D.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

【答案】:C

4.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可以保留入学资格()

A.三年

B.半年

C.两年

D.一年

【答案】:D

5.国家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不包括()。

A.按照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

B.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C.在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时实行笔试免试

D.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同时按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

【答案】:C

6.班级授课制是针对古代个别教学而提出的,下列关于班级授课制优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有利于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D.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答案】:A

7.人的“全面发展”是()。

A.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同时发展”

B.各种素质的平均发展

C.不断追求自身的完善

D.每个人的发展都按照同一路径进行

【答案】:C

8.大学教育的重点是自我教育,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学会自我教育的主要措施是促使大学生()。

A.形成自我教育意向,产生自我教育行为,营造自我教育氛围

B.形成自我教育意向,产生自我教育行为,省思自我教育哲理

C.营造自我教育氛围,形成自我教育行为,省思自我教育哲理

D.营造自我教育氛围,形成自我教育意识,省思自我教育哲理

【答案】:B

9.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品格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深人细致的分析,并据以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品格习得的有效教学条件。这一过程是()。

A.教学评价

B.C教学测量

C.教学设计

D.教学任务分析

【答案】:D

10.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期是()。

A.非关注阶段

B.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C.生存关注阶段

D.任务关注阶段

【答案】:C

11.采用多人集体讨论,相互启迪,激发灵感,从而引起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应,形成综合创新思路。这种创造性策略是()。

A.培养恒心法

B.集体研究法

C.头脑风暴法

D.发散思维法

【答案】:C

12.人们常把教师喻作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把教师的职业赞为“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这实质上是()。

A.对教师道德行为的高度肯定

B.对教师个人的高度肯定

C.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肯定

D.对教师道德品质的高度赞美

【答案】:D

13.“过分敏感,常常丧失自我价值体验,常压抑自己,情绪化的行为表现也特别明显”,表现出这些特点的大学生可能具有的人格缺陷是()。

A.羞怯

B.自卑

C.悲观

D.空虚

【答案】:B

14.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而是一个不断累积和完善的过程这体现了办学特色的()

A.全局性

B.累积性

C.独特性

D.辐射性

【答案】:B

15.根据高等教育评价制度中的权力结构,第三方评价主要采用()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价。

A.市场权力

B.立法权力

C.行政权力

D.自治权力

【答案】:A

16.赵毅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独立性,易受同学的影响,当他的意见和同学们不一致时,往往不能坚持己见。这表明他的认知方式属于()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序列型

D.整体型

【答案】:B

17.认为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善良的感情”、“善良的判断”、“善良的意志”的思想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