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皮肤性病的治疗.ppt
文件大小:621.5 KB
总页数:29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2.35千字
文档摘要

第1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皮肤性病的治疗内用药物治疗外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皮肤外科治疗第2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内用药物疗法皮肤性病的内用药物种类很多,包括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抗细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维生素A类药物、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维生素类药物等多种治疗。在内用药物疗法中着重介绍抗组胺类药物。第3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组胺类药物(antihistamine)组胺是最早发现的参与炎症和过敏反应的化学介质,组胺受体可分为H1受体和H2受体,它们分布于多种组织,其中H1受体主要分布在皮肤、黏膜、血管和脑组织,H2受体则主要分布于消化道黏膜。抗组胺药根据其竞争受体的不同,也分为H1受体和H2受体拮抗剂两大类。第4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H1受体拮抗剂作用机理:1,H1受体拮抗剂大都与组胺拥有相同的乙基胺(即-CH2-CH2-N)结构,因而能与组胺竞争性争夺效应细胞上的组胺受体,使细胞失去活性,从而消除组胺所致的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血压下降等作用。2,不同程度的抗胆碱、抗5-羟色胺作用。第5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H1受体拮抗剂分类:根据化学结构、起效速度,药代动力学特性,对H1受体的选择性和镇静作用的有无,分为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即传统抗组胺药)和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第6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除了抗组胺作用外还有镇静、抗胆碱活性、局部麻醉、止吐等作用,这类药由于镇静作用和药物半衰期短而限制了药物的应用。副作用:多数传统抗组胺药均易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乏力、嗜睡、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部分还有抗胆碱能作用,导致黏膜干燥、排尿困难、瞳孔散大。禁忌症:高空作业、精细工作者和驾驶员需禁用或慎用,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者也需慎用。第7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8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较传统的抗组胺药对H1受体的亲和力更高,并与H1受体有较强的结合作用,这类药物的分子较大,有一长的侧链,脂溶性很差,故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对神经系统影响较小,随之镇静作用减弱,只产生轻微嗜睡作用。大多数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经肝脏代谢后形成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具有长效作用,一般每天只需口服一次。这类药抗胆碱作用也较小。适用于驾驶员、高空作业者和需长期使用者。第9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0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H2受体拮抗剂H2受体拮抗剂与H2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可以阻止组胺与H2受体的结合,从而对抗组胺的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和胃液分泌增多等作用,这类药空腹口服后1-1.5h血清浓度达高峰。第11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用药物疗法外用药物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治疗皮肤病的重要环节,在使用外用药物时,首先要了解各种主要药物的作用,性质和浓度,各种剂型的选择,合理使用药物的遵循原则和目前的进展等。第12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外用药物疗法外用药物的种类外用药物的剂型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外用药治疗注意事项第13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用药物的种类按疾病的病因不同,皮损情况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药物。第14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5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用药物的剂型药物的剂型:是指药物配成的型式,不同的药物剂型,其作用存在有差异,即不同剂型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吸收作用,由此可见选择药物剂型在皮肤病治疗上是非常重要的。第16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种类合理选用外用药物的剂型注意个体的反应性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治疗与预防并重第17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确选用药物的种类必须根据皮肤性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等选用适宜的药物及其浓度。如细菌性皮肤病选抗细菌药物,真菌性皮肤病选择抗真菌药物,变态反应性皮肤病选择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瘙痒者选用止痒剂,角化不全者选用角质促成剂,角化过度者选用角质剥脱剂等。另外,皮肤科外用药物常用的浓度不同,其药理作用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不同性质的皮肤病选用不同浓度的药物。第18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剂型不同的药物剂型对于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