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药物
分类及临床应用
汇报人:
时间:
院内低血糖的发生率
·普通病房的住院糖尿病病人的低血糖发生率为7.7%·严重低血糖(2.2mmol/L)的发生率为3-11%
·胰岛素治疗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非胰岛素治疗者增加2.5倍以上·住院期间至少发生一次低血糖者相对于未发生者住院天数增加2.8天
Sd
目
目录CONTENT
1
1各类口服降糖药物的特点及应用
2各类口服降糖药物的汇总
3
3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治疗
4
4常见药品不良反应汇总
各类口服降糖药物的特点及应用
传统口服降糖药物分类
磺脲类
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格列美脲
磺脲类
α-糖苷酶
抑制剂
※α-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一线用药
二甲
双胍一线用药
格列奈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格列奈类
噻唑烷二酮类
※噻唑烷二酮类
罗格列酮
吡格列酮
新一代口服降糖药物分类
DPP4-1
二肽基肽酶4-
抑制剂
磷酸西格列汀阿格列汀
SGLT-2
钠-葡萄糖转运酶蛋白抑制剂
恩格列净卡格列净
03
03
GLP-1
肠促胰素样肽受体激动剂
利拉鲁肽度拉唐肽
1二甲双胍
作用机制
减少生成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及利用抑制肝脏糖异生
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及利用
减少肌肉糖原的生成
改善胰岛素的抵抗
改善能量代谢提高GLP-1的敏感性
改善能量代谢
肌肉脂肪增加胰岛素释放
肌肉脂肪
牛成
双胍类口服降糖药物
适应症
·首选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控制无效的2型糖尿病。
·
·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首选及全程用药。
·
·均可与其他降糖药物联用。
·
·T2DM首选治疗及联合治疗方案的基石
·
适用人群
·普通成人患者
·10岁以上的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
·65岁以上老年患者,定期监测肾功(3-6个月监测一次)
注意事项
·中、重度肾衰竭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心力衰竭、呼吸衰
竭
·严重感染外伤的患
者
·造影或全身麻醉术
前48h停用二甲双
胍,48h后可恢复
使用
双胍类口服降糖药物
双胍类口服降糖药物
给药
给药剂量
※最佳剂量范围
500-2000mg/d
※起始剂量
500mg(1片)/d
※二甲双胍片
2550mg/d
※二甲双胍缓释片
2000mg/d
给药
给药频次
◎二甲双胍片1片/次1-3次/日
餐前随餐餐后均可
◎二甲双胍缓释片
□1片/次1次/日
晚餐后服用
□1片/次2次/日
早晚餐后服用
不良
不良反应
腹泻、恶心、呕吐、胃胀、
乏力
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不易发生药品不
常见二甲双胍类药物
常见二甲双胍类药物
药品名称(通用名)
剂型
规格
鸢品老
盐酸二甲双胍片
普通片剂
0.5g/片
格华止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缓释片剂
0.5g/片
格华止
盐酸二甲双胍片
普通片剂
0.25g/片
上海信谊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
片剂
15mg/500mg
卡双平
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
片剂
500mg/5mg
恩双平
利格列汀二甲双胍
片剂
2.5mg/850mg
欧双宁
常见二甲双胍类药物
降血脂
心血管保护作用(TG↓LDL-C↓
心血管保护作用
(TG↓LDL-C↓
TCJ)
非酒精性脂肪肝改善胰岛素抵
非酒精性脂肪肝
改善胰岛素抵抗(IR)
PCOS
双胍类口服降糖药物
控制高血糖的基础治疗用药,推荐作为一线降糖药物
二甲双胍适用于体重正常、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H?A1C下降1.0%-1.5%,可与其他任何降糖药物联合治疗
餐后高血糖
※正常胰岛素分泌时相
快速分泌相:进餐后5-10min,
出现第一个高峰期,持续时间5-10min
第二时相:延迟分泌相,通常在餐后30min出现个高峰
第三时相:血糖反应下降,餐后1-1.5h出现,胰岛素分泌减少至基础分泌状态(1uh24U)
※异常胰岛素分泌时相
餐后血糖升高:
胰岛素高峰分泌延迟
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空腹血糖升高
控制餐后高血糖的临床意义
大血管并发症
微血管并发症
※血管内皮功能下降加速胰岛β-细
※血管内皮功能下降
加速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
功能
※激活血小板
●利于HbA1C的达标
餐后高血糖
摄食后1-2
摄食后1-2h,餐后血糖7.8mmol/L。
不容忽视的
餐后高血糖
=(
α-糖苷酶抑制剂
磺脲类促泌剂
格列奈类促泌剂
DPP-4抑制剂
2α-糖苷酶抑制剂
~~~p~p~~
作用机制
1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