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内科常见病中医护理方案.docx
文件大小:41.23 K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6.8千字
文档摘要

?##一、引言

中医护理作为中医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对于内科常见病,运用中医护理方案能够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方案针对内科常见疾病,阐述其中医护理评估、护理目标、护理措施等内容。

##二、感冒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发热程度、恶寒情况、有无汗出等症状。

2.了解患者的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的性质及程度。

3.询问患者的饮食、睡眠、二便情况。

4.评估患者的情志状态,是否有烦躁、焦虑等。

(二)护理目标

1.缓解发热、恶寒等症状,使体温恢复正常。

2.减轻鼻塞、流涕、咳嗽等不适,促进呼吸道症状缓解。

3.改善患者的饮食、睡眠及二便情况。

4.稳定患者情绪,增强其康复信心。

(三)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量一次,高热时可增加测量次数。

-观察恶寒、汗出情况,及时更换衣物,避免再次着凉。

-观察咳嗽、咳痰情况,记录痰液的量、颜色、质地。

2.生活起居

-病室保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一般18-22℃。

-患者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

-出汗较多时,用温水毛巾擦拭身体,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

3.饮食护理

-饮食清淡易消化,如米粥、面条等。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1500-2000ml,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毒素排出。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4.情志护理

-关心患者,耐心倾听其诉说,给予心理安慰。

-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法,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

5.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风寒感冒可给予艾灸大椎、肺俞等穴位,以疏风散寒。

-风热感冒可采用中药冷敷额头,以清热降温。

##三、咳嗽

(一)护理评估

1.评估咳嗽的性质,如干咳、湿咳。

2.观察咳嗽的频率、节律及时间特点。

3.了解痰液的量、颜色、质地、气味等。

4.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有无气喘、呼吸困难。

5.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吸烟史等。

(二)护理目标

1.减轻咳嗽症状,缓解呼吸道不适。

2.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3.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舒适度。

(三)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咳嗽、咳痰情况,准确记录痰液的变化。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有无呼吸困难及发绀等。

2.生活起居

-病室保持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湿度维持在50%-60%。

-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取舒适体位,如半卧位,以利于呼吸。

-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3.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梨、枇杷等,有润肺止咳作用。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甜腻食物,以免生痰。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1500-2000ml。

4.情志护理

-关心患者,安慰其紧张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放松身心。

5.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可进行穴位按摩,如按摩肺俞、天突等穴位,以宣肺止咳。

-遵医嘱给予中药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四、哮病

(一)护理评估

1.评估哮病发作的频率、诱因、持续时间。

2.观察患者发作时的症状,如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程度。

3.了解患者的呼吸音、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变化。

4.评估患者的用药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

5.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家族史。

(二)护理目标

1.减少哮病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程度。

2.缓解发作时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帮助患者掌握自我护理和预防发作的方法。

(三)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哮病发作情况,记录发作的时间、症状、程度等。

-监测呼吸音、心率、血氧饱和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生活起居

-病室保持清洁、安静、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过敏原及刺激性气体。

-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

-发作时协助患者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

3.饮食护理

-避免食用易过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