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诊治.pptx
文件大小:1.43 M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1.83千字
文档摘要

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诊治

一、病理特征二、病因及分类四、治疗策略三、临床表现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以肺小动脉进行性收缩、增厚和重塑为特征的疾病,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最终引起右心衰竭和死亡。正常情况下,肺动脉的血压要远低于体循环血压,而当平均肺动脉压(mPAP)≥25mmHg(静息状态下)时,即可诊断为肺动脉高压。前言

病理特征01

病理特征Part01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平均压(mPAP)在静息状态下≥20mmHg(正常范围为10-15mmHg),且肺动脉楔压(PAWP)≤15mmHg,肺血管阻力(PVR)3Wood单位(WU)。主要的病理特征包括:肺小动脉重塑: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导致血管管腔狭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舒张因子(如NO、前列环素)减少,血管收缩因子(如内皮素-1)增加。血管阻力增加:肺血管床减少导致右心负荷加重。炎症和纤维化:炎症因子参与血管损伤,加重病变。

病理特征Part01随着病程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右心室肥厚、扩张,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是PAH致死的主要原因。

02病因及分类

病因及分类Part0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肺高压(PH)可以分为五类(见下表),其中PAH属于第1类肺高压(Group1):

病因及分类Part02肺动脉高压的病因较为复杂,又可分为特发性、遗传性、继发性(相关性)等几种类型:1.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IPAH的具体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内皮功能障碍、血管重塑和遗传因素相关。部分患者存在基因突变,如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2(BMPR2)突变。2.遗传性肺动脉高压(HPAH):HPAH与BMPR2基因突变密切相关,BMPR2突变导致血管平滑肌增殖增加、血管重塑增强,加重肺动脉高压的进展。此外,SMAD9、KCNK3、ALK1、ENG、CAV1等基因突变也可能影响肺血管功能,导致PAH的发生。

病因及分类Part023.继发性肺动脉高压(AssociatedPAH)继发性肺动脉高压通常由以下疾病或因素引起:1)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硬化症、红斑狼疮):导致肺血管纤维化和狭窄,增加肺血管阻力。2)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左向右分流导致肺循环血流量过多,长期增加肺血管压力。3)慢性肝病(如门静脉高压相关肺动脉高压):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有关。4)HIV感染:病毒或免疫激活可能导致血管炎症和血管重塑。5)寄生虫感染(如血吸虫病):可引起肺血管慢性炎症和纤维化。

病因及分类Part024.慢性肺部疾病与缺氧相关性肺动脉高压:长期慢性肺部疾病和缺氧状态可导致肺血管收缩及重塑,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间质性肺病(ILD)高原病(长期处于高海拔地区)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

03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Part031.呼吸系统症状:PAH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进行性呼吸困难(气促),最初仅在运动时出现,随着病情进展,静息状态下也可能发生。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咯血或声音嘶哑(由肺动脉扩张压迫喉返神经引起)。2.心血管系统症状:患者常有胸痛、心悸、乏力和头晕,尤其是在运动时更明显。严重者可能出现晕厥,这是由于心排血量不足或肺血管阻力急剧升高所致。疾病晚期可能发展为右心衰竭,表现为颈静脉充盈、肝脏肿大、腹水和下肢水肿。3.其他表现:由于长期缺氧,患者可能出现紫绀和杵状指。此外,部分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硬化症)或遗传因素相关的PAH,也可能表现出相应的系统性症状。

临床表现Part03

04治疗策略

治疗策略Part041.一般治疗: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低盐饮食,避免高原环境及感染。对于有低氧血症的患者,可给予长期氧疗。2.药物治疗:1)钙通道阻滞剂(CCB):?适用于对急性血管舒张试验阳性的患者,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2)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RA):?如如波生坦、安立生坦可扩张血管、降低肺血管阻力。3)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PDE-5i):?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可增强一氧化氮的血管扩张作用。4)前列环素类似物及受体激动剂:?如依前列醇、曲前列尼尔通过扩张血管减少肺动脉压力。3.手术治疗:对于重度PAH患者,可考虑肺移植或心肺联合移植。部分患者可采用房间隔造口术以减轻右心负担。

治疗策略Part04图特定PAH疗法在受体水平的作用机制

谢谢观看